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4)(1 / 2)





  作者有话要说:  韩非...设定是个直觉系男子,然而容易想太多。

  各人有各人的小心思,害,最后到底是谁坑谁呢。

  注: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政哥原话。

  ☆、第17章 客说法

  扶苏觉得,他的新老师有些莫名其妙。

  那日李斯匆匆离去时,扶苏心中便有了某种预感。和之前给他上课的认真态度相比,这次李先生明显精神并未集中,心中似是存了什么难事。

  果不其然,那日上午扶苏从王室教育中脱身,借口去送将闾成功逃脱了几位宗室老人的唠叨。从将闾住处回来时,便有宫人上前禀告,秦王又指派给了他一位老师,同时将李斯调走了。

  扶苏对此早有预料。随着秦王政务的增加,他手底下一班大臣也在疯狂干活中,李先生作为父王心腹之一,自然也多了不少事务。

  否则这些日子李先生面容不会那么憔悴,很明显是连轴多日不曾休息。

  父王总归会另外指派先生来的。

  他有猜想过接任的会是谁,扳着手指数了一圈后发现,那些能教他的人目前都跟着父王无期限无假期搞事业中。

  貌似还和他有那么一丢丢关系,扶苏想到这里有点心虚。

  得知是来自韩国的韩非子后,怎么说呢,算是意料之中吧。

  听说韩非子不愿入秦为官,父王手下从来不养废人指浪费粮食不干活那种,送来给他做个先生倒是正常操作。

  父王也没有赐韩非子什么官职,约等于他这位老师暂时性有实无名。

  如果韩非能想开,等待韩非处理的事务估计不会比李斯的差多少。

  扶苏确认了这位新老师什么时候来后,就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旋即回到了自己寝宫里。

  人总是跑不了的,他也看过韩非子的著作,对这位大家亦是有敬佩之意。

  扶苏觉得,自己需要给这位老师一个好印象。

  但是等到新老师来时,他便觉得有些怪怪的。

  扶苏自认自己礼仪都到位了,可他不过是站在台阶上朝新老师礼貌微笑了一下,就收获了对方刹那间宛如见鬼一样的眼神。

  秋日碧空高远,庭中坠叶飘香。台阶下身材高大的男子定在原地,眼瞳细微缩小了几分。

  他望向台阶上孩童的眼神,宛如在看遥不可及的存在。

  扶苏:......

  扶苏:先生?

  自己有那么可怕么?还是说哪里动作不到位,失了礼仪风度?

  虽然还是个小孩子,可是扶苏非常重视在外人面前的形象,一直以来也维护得很好。

  在秦国宗室和朝臣眼中,他们长公子聪慧非凡,年纪轻轻却行止有度,举手投足一派沉稳之风,比自己家的皮猴子要优秀多了这其中有多少是嬴政给自己其实性格有些恶劣的崽遮掩的,估计父子俩这辈子都不会对外承认。

  总而言之,就是扶苏十分符合长辈心中最完美的小辈形象。

  这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明显的...嫌弃?

  其实也不算嫌弃,这位韩非子只是略微瞪大了眼,加之看到他的微笑后身体僵硬了一瞬。

  尽管只有一瞬,也立刻被扶苏捕捉到了。

  长公子心情十分复杂,初次见面,新老师对他的印象貌似不是很好。

  看来,还是要磨合一下。

  带这位先生来到书房中坐好,扶苏心中默默想到。

  长公子...不必...多礼...

  韩非跪坐在扶苏对面,磕磕绊绊开口,开始与扶苏进行第一次交流。

  随着交流加深,韩非看到眼前孩童依旧平静的神情,他原本与人交谈时心中淡淡的难堪奇异般消失了。

  正如在秦王政面前进言之时,高坐上首的君主从未对他的不良于言表现出半分不耐烦一样,眼前的秦国长公子一直耐心倾听他说完一段并不长,但是花费了不少时间的话后,面上依旧没有任何对他的嘲笑。

  韩先生果然大才,得先生为师,是扶苏之幸。

  扶苏轻声回答了几个韩非子试探性提出的问题,听到对方缓慢点评后方才真心赞道。

  嗯,和李先生是同门,说不定也喜欢夸夸夸呢,这样说不定拯救一下初次见面的莫名尴尬印象。

  扶苏心里乐滋滋地想。

  在韩非眼里,眼前孩童不仅没有在意他的口齿问题,面容上甚至还有宛如复刻秦王一般的喜悦。

  那是对韩非的认可。

  在韩国,韩非从未得到这样的尊重。

  韩王安从不会有空听他说完一句完整的话,韩国宗室其他公子就更不要说了。

  在自己的母国,韩非得到的待遇并不算好。

  直到这时,韩非才明白,为何包括他那同门师弟在内,六国有那么多人才都选择留在秦国。

  这是个强敌啊。

  韩非子扯了扯嘴角,连秦国一位年幼的公子都能做到如此,韩国拿什么去保存自身呢?

  方才的交流中,他亦然对公子扶苏有了初步了解。

  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秦王政必然是把他当做了继承人,对他下了极大的心血。

  这时,韩非在与扶苏初次见面时熄灭的心思,又重新燃了起来。

  *

  送走韩非子后,扶苏坐在桌案前整理竹简,再度发出了感慨

  什么时候才能试验出可以立刻投入使用的纸啊!

  有了完整的材料和步骤,秦国的工匠其实早就做出了最初的纸张,但是质地太过柔软,表面也很粗糙,不适合作为书写工具。

  同时交上的马镫马蹄跌之类的倒是做得很快,毕竟这方面秦国早有准备,听父王说已经订做了一批交给蒙大将军先演练去了。

  造纸的工匠们得了要求,务必要试验出最适合书写的纸来。因此现在,扶苏还是不能如愿换上新的书写工具。

  导致他对弟妹们的安排又稍做了些许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