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零二章 生死航道(2 / 2)

与“水下栈道”相比,吐噶喇海峡的平均水深接近200,更适合潜艇通行。最大的问题是,受黑潮(又被称为日本暖流,发源于菲律宾海盆,沿菲律宾群岛东部海域北上,途径琉球群岛东部海域,沿日本本土东部北上,最终汇入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吐噶喇海峡内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除了靠近海面的暖流之外,在350米以下深度还一股流向与速度随季节与温度变化的逆向寒流。

对生活在吐喇群岛的渔民来说,会聚的洋流是丰收的基础。

对试图通过吐噶喇海峡的潜艇来说,会聚的洋流则是灾难的征兆。

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之后,不但加强了冷战时期美国在大隅海峡建立的“海底声纳网”,还在吐喇海峡建立新的“海底声纳网”,加强对共和国海军的封锁力度。按照日本海军制订的计划,203年之前,将在琉球群岛的所有可以供潜艇通航的海峡建立“海底声纳网”。

虽然“刺豚”号性能先进,但是高速航行时仍然会产生流体噪音。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潜艇通过敷设有“海底声纳网”的狭窄海域时,必须将航速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减少发出的噪音。

杜兴华用实践证明,“刺豚”号以航速能够“安全”通过吐喇海峡。

问题是,当时杜兴华选择在7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弱的时候通过吐喇海峡,现在却得在1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强的时候步入“地雷阵”。

时间上的差别,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有别的选择,杜兴华不会拿价值35潜艇、33官兵与自己的生命冒险。不从吐喇海峡返回黄海,只能走“水下栈道”,将绕道650海里。即便“刺豚”号甩开脚丫子飞奔,最快也只能在60=后到达战区,无法在2天内赶到。

对军人来说,执行命令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因为“刺豚”号没有及时到达战区,导致航母战斗群遭到棒子潜艇袭,杜兴华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

战争本来就充满了危险,合理的冒险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

至少杜兴华这么认为。

华剑锋离开“一线”后,杜兴华名义上成为共和国的“头号潜艇艇长”,实际上至今都没打破华剑锋创造的数个纪录。不管是击沉舰艇的数量、吨位、参战次数,华剑锋仍然是不容争议的“头号王牌”。

与华剑锋“相交”数十年,杜兴华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能力方面,杜兴华不比华剑锋差。在海军潜艇学院,杜兴华的好几门功课的成绩比华剑锋还要优秀。杜兴华只缺乏一种东西:冒险精神。

不是杜兴华不敢冒险,而是在做出冒险决策的时候,总有所顾虑。

这既是好习惯,又是坏习惯。

小心谨慎是潜艇艇长必须具备的素质,华剑锋也不例外,冒险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要谨慎。只是当小心过头、谨慎过分的时候,就会错失很多良机。用俗话说,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的!

现在没有其他选择,让杜兴华不得不冒险。

与华剑锋不同的是,杜兴华没有那么“潇洒”。让搭档荣康健修改航线后,杜兴华一直呆在指挥中心。虽然没有干预荣康健的指挥工作,但是杜兴华的担忧谁都知道。

日本会不会下黑手?

杜兴华不能肯定,荣康健也不能肯定。

潜艇战不同于其他战斗,如果吐噶喇海峡内真埋伏了1艘日本潜艇,且出其不意的干掉“刺豚”号,恐怕会像当初华剑锋在冲绳诸岛海域干掉美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一样,没人会将其当成一回事。

真要这么完蛋,那就死得太冤了。

杜兴华不想死得糊里糊涂,没人想死得一声不吭。

潜艇到达吐噶喇海峡水下航道东面入口处的时候,杜兴华接过指挥权,亲自指挥潜艇进入航道。

是有去无回,还是有惊无险,十多个小时后就见分晓。

他妈的**

月底最后几天,保分类前六,求兄弟们提供月票!(未完待续,)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