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2章(1 / 2)





  为什么汝颍的党人最为激烈?

  因为汝颍不仅士人多,而且在朝堂上的声音大。如果能将权力从皇帝、宦官、外戚中夺过来,汝颍人的收获最丰厚。

  说到底,还是利益。

  如今天子有意放权,宦官被灭,短时间内看不到复兴的希望,外戚则形同于无,党人的目标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与天子合作,而不是争斗。

  在袁绍受挫之后,党人拥立属于自己的天子已经不切实际,与天子合作是唯一的选择。

  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官位少,而士人多。

  别的不说,现在聚集在太学的贤良文学就超过了朝廷的官职数量,而这些人不远千里的赶到长安来,绝不仅仅是为了辩论,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谋个出路。

  都做官是不可能的,朝廷没那么多官职。

  鼓励一部分人学农、学工甚至学商,鼓励一部分人从军,就成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这也许就是天子的方案,只是他没有宣诸于口,需要一个人来提出。

  荀文倩希望他成为这个人,代朝廷发声。

  他写这篇文章本是无奈之举,又似乎抓住了一个机会。

  事实上,荀彧父子和荀攸的选择,已经在践行这一点。

  “我试试?”荀谌说道,心里却有些犹豫,有些抗拒。

  荀文倩点头道:“士不可不弘毅。但凡有利国家,虽千万人,吾往矣。伯父敢为天下先,令人钦佩。”

  荀谌尴尬地摇摇手,示意荀文倩不必再说了。

  他承受不起,也不想为天下先。

  荀文倩随即命人将荀谌的文章送往宫中,并附上了一封亲笔信,说明情况,并希望为荀谌、毛玠申请进出同文馆的腰牌。

  刚吃过午饭,荀文倩就收到了天子的回复。

  天子对荀谌的文章很满意,在上面批了两个字:甚好。

  虽然没有说要不要发,但有这两个字的批复,许靖三人没敢多说什么,合议之后,将荀谌的文章插队,立刻排版。

  晚饭之前,荀谌就看到了散着油墨香的清样。

  看着自己的名字,荀谌一声轻叹。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