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2章(1 / 2)





  如此,不仅琅琊郡为袁熙所有,人力物力都可以调动,徐州也将为之震动,袁熙也就有了足够的威望和实力与袁谭争嗣。

  现在回去,绝非上策。不仅已经攻占的几个县会丢,还有可能被刘备追击,遭致大败。

  两人争执不下,袁熙就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他一面派人回邺城探听消息,一面收缩防线,以防刘备反攻。

  今天,他置酒请韩宣赴宴,打算向韩宣赔罪,再商量一下撤退的事宜。但话不投机,袁熙一开口,两人就争了起来。

  袁熙已经忍了好几天,自认为已经给足了韩宣面子,见韩宣依然不肯让步,心中隐藏的不屑再次爆发出来,最后口不择言,说了一句渤海人反复,之前就曾支持过公孙瓒,现在又想支持刘备。

  韩宣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听了这话,当场翻脸,拂袖而去。

  袁熙很后悔,却又抹不下脸来道歉,气得在帐中大发雷霆。

  这时候,他有点理解袁绍的难处了。

  冀州人太跋扈,过于依赖他们,必将被他们左右,诸事不能自主,成为有名无实的傀儡。

  ——

  两天后,刘备发动了进攻。

  士仁、麋芳各率两千步卒,从东西两个方向对袁熙的大营发起了攻击。

  双方交战以来,一直是袁熙进攻,刘备防守为主。刘备主动进攻,这是第一次,袁熙甚至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仓惶之下,他想派人去韩宣来商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交手这么多次,他对双方的实力还是清楚的。刘备麾下虽然有张飞、陈登这样的大将,部下也算得上精锐,可是论进攻能力,还是他率领的冀州兵、青州兵以及幽州骑兵更强。

  刘备防守都有些勉强,主动进攻还能讨得了便宜?

  这一战,我自己指挥就行,没必要去求韩宣。

  一开始,袁熙的想法的确没有错。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袁军迅速镇定下来,在袁熙的指挥下固守大营,有条不紊的展开反击。

  士仁、麋芳进攻受阻,双方进入了脱着的状态。

  刘备见状,觉得取胜无望,便准备让士仁、麋芳佯败,诱袁熙出营,再予以伏击。

  但法正拦住了他。

  法正一直盯着袁熙的中军,他发现一个问题:袁熙守得很稳健,却几乎没有反击的兴趣,与之前交战时旺盛的战意截然不同。

  按理说,这么好的机会,袁熙会迅速反击地才对。不是躲在营栅后面射箭,而是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出营冲击步卒。

  要么是袁熙不想打了,要么指挥的将领不是袁熙,又或者,之前主导战事的人不在。

  法正立刻向刘备提出建议,派出实力最强的张飞,对袁熙的大营进行一次强力突击,并让陈到指挥的亲卫骑做好出击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