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0章(1 / 2)





  大军未到,粮草先行。在山东初定,度田又搞得人心惶惶的时候,朝廷钱粮紧缺,无力支撑大军征伐。

  所以天子非常重视练兵,要以精兵代替重兵,以减轻钱粮的负担。

  孙策作为一方大将,上限应该是万人。如今孙策麾下有两三万人,必须进行精简,缩编至万人左右。

  除了减轻负担之外,这也是取信于朝廷的手段。

  孙策初附,天子不太可能主动要求他精简人马,以免引起孙策反对,但天子可以拒绝孙策出征,不给他施展的机会。

  在天子明确表示会重用孙策的前提下,孙策应该投桃报李,主动要求精简人马。将真正的精锐挑选出来,战斗力即使有所下降,也不会有兵力下降得那么明显,指挥起来反而更灵活。

  他们都有统兵经验,知道指挥几千人作战与指挥几万人作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孙策麾下将领而言,能够顺利指挥三四千人作战的都不多,能指挥万人作战的更少。

  将总兵力缩减到万人,诸将指挥一两千人作战,效果会更有保障。

  孙策深以为然,与周瑜反复商量。

  当天晚上,周瑜便将他们商量的成果汇报给杨彪。

  杨彪非常满意,又一次向周瑜发出了邀请。

  他清楚,这个方案不太可能是孙策的主意,应该是周瑜提出的方案。眼下太尉府人不少,通晓军事,有实战经验,又有过人见识的却不多。如果周瑜愿意,他愿意以周瑜为长史。

  长史虽然只有千石,却是太尉府群吏之首,地位非常重要。

  周瑜非常感激,但他还是婉拒了,等天子的决定再说。

  ——

  第二天一早,寅时初刻,孙策便与周瑜早早起身,收拾停当,与周忠一起坐在堂上,准备参加朝会。

  他们之前就听周忠说过,朝会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大臣又应该比天子先到,所以要早早地起身,以免迟到。

  这也是为什么未央宫北门外的住宅被称为甲等的原因,那里离宫门最近,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周忠便带着孙策、周瑜出了门,赶往太尉府。

  到了太尉府,太尉府前的灯笼还没有灭,门前只有当值的卫士,大门紧闭,一个人也没有。

  看到周忠等人,都伯阎温很是诧异,连忙迎了上来。

  “周公……是准备随太尉一起参加朝会吗?”

  周忠看着紧闭的府门,一头雾水。“是今天吧?我没有搞错时间吧?”

  孙策、周瑜也一脸茫然。

  阎温笑了,一边命人开侧门,将周忠让到里面等候,一边解释道:“周公有所不知,天子恢复朝会后,体恤老臣,担心他们受不了早寒,便取权宜之计,将早朝的时候推迟到卯时。太尉主兵事,最为重要,所以安排在最后。若是谈得久了,还可以在散朝之后接着谈。所以太尉府去得最近,通常都要到辰时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