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1章(1 / 2)





  他转头看着虞翻。“正如你虞仲翔,学识、谋略都当世无匹,可是或无伯符,你又能如何?别不承认,袁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可以在山东称雄,但是面对手握并凉精锐的天子,他连迎战的勇气都没有。”

  周忠撇了撇嘴。“我们的用武之地是朝堂,不是战场。”

  他转头看着孙策,又道:“伯符,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我劝你一句,纵有横行四海的雄心,你也发须先向天子称臣,否则诸事休想。随我入朝吧,只有得到天子的支持,你才能一展宏图。”

  孙策抬起眼皮,静静地看着周忠,嘴角微微挑起。

  “天子能让我征讨交州?”

  “交州何足道。”周忠摇摇头。“多了不敢说,你至少可以走得比成公杰更远。”

  孙策眼睛一亮。“当真?”

  周忠郑重地点点头。“我保证。”

  第六百九十六章 医不自医

  孙策与虞翻反复商量后,决定接受周忠的建议,入朝觐见天子。

  现成的例子就摆在面前,曹操、刘备都在入朝,曹操更是在入朝后得到了燕然都护的重任。

  孙策在很多方面都和曹操有相似之处,曹操就是他最好的榜样。只是各方面都慢了一步,没能及时送质,没能及时入朝,还有着拒绝朝廷征召,出兵协助周忠作战时又消极避战的前科。

  如今天下已定,他没什么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还能不能如愿,只能看朝廷脸色。

  如果再拒绝了周忠的建议,以后想求情都没机会了。

  随周忠一起入朝,周忠的任务得以圆满,他也得到了周忠的保证,两全其美。

  周忠荐举的诸葛亮是天子的心腹,这点把握还是有的。

  孙策将政务转交给长史张昭,自己带着虞翻赶往吴郡,拜见母亲吴夫人,商量具体的入朝事宜。

  不管最后的结果如此,他直接控制几个郡的现状是无法维持的,有些人必须提前安排好。

  周忠则先行一步,赶往丹阳,与周瑜见面。

  四月中,孙策赶到丹阳,与周忠、周瑜汇合。为了赶时间,他们放弃了乘船,渡江进入庐江郡内,途经舒城,准备回老家看一看。

  庐江太守阎象收到消息,赶到县界迎接。

  周忠很满意,与阎象谈笑风生,问起了推行度田的情况。

  阎象坦诚地说,并不顺利。

  袁术斩杀颜良,接管庐江之初,庐江大族还算配合。随着袁术调离,袁绍为民请命的舆论渐渐传播开来,庐江大族的心气又渐渐旺了起来,不仅不愿意配合度田,还要求阎象上书朝廷辩冤。

  “辩什么冤?”周忠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庐江大族有什么冤可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