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17章(1 / 2)





  张氏胸有成竹。“你放心吧。我们在河东时,坊里大半是妇人,奶孩子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安排个房间就行了。再说了,我们住得这么近,就算是抽空回来一下,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她故意沉下了脸,用手指戳戳夏侯兰的额头。“我听黄夫人说,将来讲武堂建成,要在碑上刻上相关人员的名字。这可是我不多的留名机会,你要是敢拦着,别怪我休了你。”

  话音未落,甄宓便笑了起来。“你舍得么?”

  张氏也忍俊不禁。“有什么舍不得的?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若不支持我做事,要他何用?我有工钱,就算和离了,也能养活自己。”

  夏侯兰哭笑不得。

  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相见

  虽然知道妻子是说笑,夏侯兰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他不知道这是妻子自身的原因,还是受了甄宓影响。但是有一点很清楚,甄宓更年轻,在这方面的态度也比妻子更坚决。

  带着这样的情绪,夏侯兰第二天一早就去找黄承彦,打听相关的事宜。

  黄承彦是讲武堂建造的第一负责人。

  夏侯兰不敢阻止妻子工作,他只是想听听黄承彦的相关安排,看看是不是对女子——尤其是刚生养不久的女子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照。

  听了夏侯兰的意思后,黄承彦一声叹息。

  在这件事上,他比夏侯兰还头疼。

  夏侯兰的妻子只是不甘寂寞,要找个事做。黄月英却是为了建讲武堂,推迟了生育的计划。她振振有词地说,她和诸葛亮都还年轻,迟几年生孩子有什么关系?可是建讲武堂的机会却不多,甚至可能是她这一辈子唯一的机会,两相一比较,结论不言自明。

  更让他头疼的是,诸葛亮也同意这样的看法。

  诸葛亮说,天子说过,女子生育太早不好,最好是到二十岁左右再生,对母亲和孩子都好。

  有了天子支持,黄月英底气更足,让急着抱外孙的黄承彦夫妻很无奈。

  两人互相叹了一阵气,黄承彦又让夏侯兰放心。他已经做了相关安排,不会影响张氏哺乳。现在还是勘察阶段,等工程正式铺开,可能还会招更多的人,其中必然会有女子。

  新年将至,赶到长安来与家人团聚的将士家眷不少。这些人肯定有一些会留在长安,也肯定会有人像夏侯兰的夫人张氏一样不甘心相夫教子,会找些事做。

  建讲武堂就是最好的机会,离军营既近,又是为将士服务,更有归属感。等真正动工时,将士们也会参与作业,夫妻一起工作,也可以互相照应。

  听黄承彦说完,夏侯兰虽然有些不情愿,也只能接受。

  回到家后,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张氏、甄宓。

  张氏很满意,对夏侯兰格外温柔。

  张氏、甄宓正式成为讲武堂的筹备组人员,跟着黄月英一起考察附近的地址,在上林苑中奔波。虽然辛苦,她们却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