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9章(1 / 2)





  周忠起身,刚要解释几名,刘协又幽幽地说了一句。“狄山不能守一障,向栩不能退一兵。若有人还觉得通晓经义就能治国,不妨想想狄山、向栩。朕刚刚击溃西部鲜卑,正缺人守边,多多益善。”

  听了这话,周忠心里发虚。手臂一抖,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趴在了地上,以脸抢地。鼻子酸痛,眼泪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

  刘协上前将周忠扶起,见周忠涕泪横流,不免诧异。

  “卿这是……”

  周忠窘迫不堪,结结巴巴地说道:“听陛下一席言,臣茅塞顿开,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第六百零三章 因时而变

  刘协命人取水来,让周忠洗脸,重新入座。

  周忠调整了情绪,再次坐在刘协面前时,态度温顺了许多。

  刘协坦言,他对之前的几任凉州刺史都不满意。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讲,没有一任凉州刺史是合格的,包括赫赫有名的卧虎张则在内。

  好的不过恩威并施,勉强保持凉州安定,差的则贪墨敛财,中饱私囊,根本不管凉州安定与否。

  不仅凉州刺史如此,郡太守也不例外。

  真正能将凉州看作大汉的一部分,将羌人、汉人都看待朝廷子民,用心教化的屈指可数。

  虞诩、傅燮算是其中的翘楚,可惜皆不得善终。

  “这样的能臣不能位至公卿,是朝廷的损失,也是公卿的耻辱。”刘协冷笑道:“将来著史,少不得要记一笔。”

  周忠打了个寒颤,脸色有点发白。

  天子一句可能只是赌气的话,不知道多少名臣的身后名将受到影响。

  他本该进谏,请天子谨慎一些,不要意气用事,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只能暗自着急。

  忽然之间,他有些理解了孝武朝大臣的心态。

  遇到这样的一个雄主,绝非大臣之福。公卿固然令人艳羡,能不能善终却是个疑问。

  两人说了小半个时辰,对刘协提出的问题,周忠都没能给出满意的答复。他不知道谁能胜任凉州刺史,也不知道除了天子之外,谁能指挥并凉大军东征,却不会控制不力,造成大量无辜伤亡。

  周忠心中生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最后,刘协问了一句:“令郎有意入仕吗?”

  周忠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如蒙陛下不弃,愿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说说他的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