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6章(1 / 2)





  “陛下当时正赶往西海,程壹说不想浪费时间,耽误了农耕,影响今年的收成,就直接去上任了。”

  “这……”刘协无语。

  还有这种人?为了一年多收几石粮食,连见驾这样的机会都放弃了。

  你一个姑臧令,能有几次见驾的机会?

  “姑臧那边可有什么公文提及他的?”

  “没有。”裴俊很有把握地摇摇头。“臣刚刚检视了一番这几个月的公文,没看到他有关的内容。或许是到任时间太短,还没有政绩可言吧。”

  刘协瞅了裴俊一眼,轻笑了一声。

  裴俊很聪明,但是他太年轻了。

  程壹虽然只是姑臧令,却是贾诩点名要的姑臧令,之前在关中又闹出那么大的风波来,到了姑臧怎么可能一点浪花也不翻?

  以他这种为了屯田,连见驾都可以省去的态度,到了姑臧能风平浪静才怪,肯定是变本加厉,雷厉风行,不闹得天翻地覆才是意外。

  “去请贾侍中来。”

  裴俊也知道自己的回答让天子失望了,脸一红,匆匆出帐去了。

  刘协将赵温的公文原文看了一遍,从字里行间,他能想象到赵温有多无奈,韩遂又有多么愤怒。

  关中这两年还算安定,人口逐渐增加,粮食产量也稳步增加。每年除了正常开支之外,还能存一下些粮食。但这些粮食都被荀彧调走了,发往尚未正式成立的幽燕都护府,就连夏育、谢广两个都尉都带兵押送粮草未归。

  这摆明了是针对韩遂,即使同为西凉人,夏育、谢广也不愿听韩遂的将令,宁愿不远千里,赶到塞北,听荀攸指挥。

  如果只是为了押送粮草,何必两个都尉一起去。

  对雄心勃勃,一心想东出建功的韩遂来说,这不仅是一种阻挠,更是一种羞辱。

  留在关中的赵温成了他的撒气筒。

  看完赵温的公文,刘协取来公文目录,想看看里面有没有韩遂的公文。按理说,这么大的冲突,韩遂不会没反应,应该也会上书弹劾才对。

  但他没找到。

  这不免让刘协诧异,韩遂什么时候这么安份了,任由赵温上书,连句分辩都没有?

  放下赵温的公文,刘协又拿起彭城的战报。看了原文,他发现了一个简要中没有提及的细节,在号召徐州大族支持刘备的人中,有一个之前没有提过的名字:王朗。

  王朗不仅在保卫彭城的舆论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在郯县失守后失踪了,不知去向。但可以确定的是,王朗没有加入袁绍的阵营。

  考虑到陈登的部下被张郃、高览重创,王朗拒绝加入袁绍的阵营就显得极有意义。

  徐州人就算向袁绍俯首称臣,也是一时的无奈之计,绝不会心甘情愿地为袁绍卖命。刘晔、荀文倩的分析都成了现实,袁绍的胜利越大,内部的隐患越重。

  推而论之,要求朝廷挥师东出的奏章很快就会如雪片的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