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1章(1 / 2)





  “他会望风而降吗?”刘协直视刘和,目光平静中透着一丝欢喜。

  仅仅两日,刘和的气色便有了明显的变化。

  他更从容了,没有了那么多的患得患失,可以直抒胸臆,畅所欲言。

  “陛下,降与不降,不在刘备。”

  “在谁?”

  “在徐州大族、豪强。他们有兵有粮,若与袁绍呼应,绝非刘备所能抵挡。”

  刘协转向赵云。“子龙,你的意见呢?”

  赵云微微欠身。“陛下,臣以为,穷则思变。刘备虽读书不多,但为人仁义,颇得民心。生死存亡之际,正是革故鼎新之时。朝廷若能悬以重赏,启以新义,使刘备君臣并力,未必不能守住徐州。”

  “重赏?”刘协嘴角微挑。“怎么赏?万户侯吗?”

  赵云起身离席,一揖到底。“陛下,刘备本是中山靖王之后,只是年代久远,枝属已疏,不列于宗室,与庶民无异。刘备少有大志,以血脉为荣,若陛下能许以宗籍,刘备必能以死相报。”

  “是么?”刘协嘴角的笑意更盛。

  赵云撩起衣摆,跪倒在地,再拜。“臣冒昧,愿以真定赵氏一族百口,保荐刘备。”

  刘协微怔,转头看向刘和、田畴。“公衡,子泰,你们看呢?”

  刘和、田畴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长身而起,拱手致意。“臣附议。”

  田畴又道:“子龙不远千里而来,为陛下效力,可谓知人。他既相信刘备,必有所据,臣愿与他共荐刘备,请陛下三思。”

  刘协又看向贾诩。“先生,你觉得如何?”

  贾诩抚着胡须,微微一笑。“陛下再兴大汉,真正的庶民也能以功封侯,更何况是宗室之后。只要刘备能立下大功,复他宗籍也是应该的。”

  刘协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地吐了出来。

  他对刘备一向没什么好感,是因为刘备虽然以宗室自居,还曾参与衣带诏,但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却看不出他有半点心怀汉室。汉献帝还没死,刘备就急急忙忙的宣布曹丕弑君,并自立为帝。

  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他可以认同刘备是个英雄,却无法认同刘备是个忠臣,只当他与曹操、孙权一样。

  可是仔细一想,他又意识到自己有些先入为主,甚至是苛责贤者。

  刘备大半生都在流浪,直到建安十三年的赤壁大战之后才有了半个荆州立足,建安十九年后才有了益州,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在此之前,他寄人篱下,连生存都是问题,哪有能力为朝廷效力。

  至于代汉,他连三分天下的想法都不敢有,又岂能有觊觎皇权之心。

  而建安十三年,曹操复丞相之制,代汉之心已经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