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0章(1 / 2)





  士孙瑞一句话,纠正了他最大的思维误区。

  不是袁绍要杀臧洪,而是臧洪要杀袁绍。只要能让臧洪暂时忍让一时,不要与袁绍针锋相对,袁绍未必会取臧洪性命。

  杀了臧洪,对袁绍并没有好处。

  当然,如果他以天子使者的身份去劝和,那结果就正好相反了。

  就算袁绍不想杀臧洪,也不可能让臧洪去投朝廷。除非臧洪向他称臣,否则他一定会杀了臧洪,以免留下后患。

  所以,只能让臧洪知道他是天子派来的使者,绝对不能让袁绍知道。

  否则他的任务必然失败,弄不好还会赔上自己的性命。

  想通了这一节,陈宫后背全是冷汗。

  他早就知道天子的这个任命没按好心,却没想到会如此阴险。

  荀攸,我记住你了。

  ——

  王凌二十五岁,身材高大,容貌英武。

  奉士孙瑞之命,王凌率领十名骑兵,随陈宫、陈容一起赶往冀州。

  他对天子的河南之战也非常好奇,几次向陈宫打听。当他发现陈宫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态度便有些冷淡,不复之前的热情。

  陈宫有点后悔。

  他虽然没有随天子出征,却有很多机会打听更详细的消息。吕布父女亲临战场,张辽、高顺更是积累军功升职,他们都是战场亲历者,了解很多人无法了解的内幕消息。

  但他却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好奇之下,他反问王凌,你们为什么对河南之战的细枝末节如此关心?

  听了陈宫的问题,王凌瞅了陈宫一眼,不由自主的笑了一声,眼中也多了几分不屑。

  怪不得吕布被袁绍打得落花流水。身为吕布的首席谋士,陈宫就这水平?

  你以为作战就是看看地图,排兵布阵?如果不了解每一个将领的性格、能力,如果不了解对手的底细,所谓的计策就是空谈,根本不可能打得赢,更不可能以少胜多。

  尽管如此,天子的大捷依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所以他们都迫切的想了解更多的细节,尽可能复盘当时的战况,分析得失。

  正如对弈之后的复盘能够增涨棋艺一样,复盘战役也能提高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尤其是对王凌这种初入行伍的新人,尽可能的了解一场真实的战役格外重要。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例子,有大量鲜活的细节,而不是史书里简略带过的几句话。

  这是士孙瑞再三强调的事,几乎刻在了王凌的脑子里。

  王凌略微解释了几句,陈宫听了,若有所思。

  陈容也觉得受益匪浅,看向王凌的眼神多了几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