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5章(1 / 2)





  “谁?”

  “袁滂之子,袁涣之弟袁敏。”

  “原来是陈郡袁,那没事。”张喜摆摆手。“蔡伯喈之母便是袁滂之妹,他们是姻亲之家。如今蔡伯喈女在天子身边为令史,深得天子信任。袁敏又有何妨?既是水土之事,就由我司空府辟除吧。”

  赵温、杨彪互相看了一眼,不约同时的露出讥笑。

  张喜争功可真是一点也不谦虚。

  不过袁敏既是陈郡人,自然还是由张喜来辟除为好。乡党互相照顾、提携,本就是心照不宣的原则。只有自己不方便出面时,才会请别人辟除。

  赵温又说了一些事。

  天子北疆大捷,并州的形势因此大变,他们身为三公老臣,自然要提前做了准备。

  作为主管藩国事务的大鸿胪,杨彪马上就要起程赶往美稷,面见天子。有些事提前商量好,也好让杨彪顺使奏请天子裁决。

  比如王允子弟的入仕问题。

  王允被杀后,其子弟有的被杀,有的逃归乡里。如今天子虽然夺回大权,但西凉势力犹在,如何处理王允子弟,便成了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要想避免冲突,在任职之初就要做好统筹,尽可能避免让他们直接接触。

  当然,这些都需要得到天子的认可。

  如果天子不认可,这一切都是白费心思。

  而从天子平时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他对王允并没什么感恩可言,连带着似乎对与王氏子弟联络的士孙瑞都有些意见。

  最近刚刚得到的诏书上,原征西将军马腾因功被授为卫尉。

  士孙瑞官复原职的希望已经不存在了。

  说到这些事,几个老臣都有忧心忡忡。

  天子大捷,本是好事。但大捷之后,天子独断专行的趋势越发明显。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因为老臣们都不在身边,天子只能乾纲独断。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天子滞留北疆不归,未尝不是故意造成这个局面,不让老臣们有发言的机会。

  杨彪主动去北疆,就是想探探天子的心意。

  正说着,外面有人来报,太仆赵歧来了。

  赵温等人大感意外,连忙起身相迎。

  过了一会儿,赵歧拄着节走了进来,身边除了几个属吏,还有一个身着儒服的中年人。中等身材,但两眼有神,步履矫健,全无长途跋涉的倦容,与其他人截然不同。

  “邠卿,你可回来了。”赵温拉着赵歧的手,感慨不已。“听说你病了?”

  赵歧微微一笑。“是啊,差点就死在陈留,幸亏遇到了一位神医,妙手回春。”他转身指指那个儒生。“这便是沛国谯县人,神医华佗。若不是他,我也许就见不到你们了。”

  张喜打量了华佗两眼。“原来你就是华佗啊,我听说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