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0章(1 / 2)





  郭嘉刚才的举措只是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并非治本。

  郭嘉毫不讳言,直接问了曹操一个问题。

  “主公,在天子与袁绍之间,你选择谁?”

  曹操捻着手指,半天没说话。

  要让他选,他肯定愿意选天子。

  天子拜他为镇东将军,领兖州牧,器重之意很明显——哪怕这只是权宜行事。袁绍却直呼他为东郡太守,又不打算真让他做东郡太守,威逼之意甚明。

  就算他愿意称臣,袁绍也不会把他当回事。

  问题是天子能战胜袁绍,平定天下吗?

  如果不能,最后还是要向袁绍称臣,又何必多此一举?

  “主公,是不是不太好选?”

  曹操嗯了一声。“奉孝可有良策?”

  “等。”

  “等?”

  “等天子美稷平叛的结果。”郭嘉眼神凌厉起来。“如果天子真能以三千精骑平定匈奴叛乱,则大汉天命未绝,尚有中兴之可能。主公当奉天子,与袁绍争衡,将来不失为云台之功。若天子平叛失败,则大汉气数已尽,主公当另谋他策。”

  “还有他策可谋吗?”

  “有。”郭嘉吁了一口气。“袁绍爱幼子,冀州人也不愿意拥立袁谭,将来必有内乱。纵使袁绍代汉,一统天下,主公仍有腾挪之地。”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如归去

  曹操写信回复袁绍。

  大战之后,陈留荒残,兵寡粮尽,无能为力。我愿驻留许县,一则屯田,一则为盟主阻击袁术。

  话说得很好听,兵是一个也不派,反倒命驻守范县的程昱加强防范。

  尽管如此,形势依然很严峻。

  正如曹操担心的那样,济阴、山阳诸郡先后向袁绍效忠,或是派兵,或是送粮,支持袁绍围攻东武阳。就连属豫州的陈国也不甘落后,陈相袁嗣直接向袁绍效忠。

  没人把曹操这个朝廷封的兖州牧当回事,连知会一声都没兴趣。

  就连夏侯惇为太守的陈留郡都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对此,曹操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看不见。

  之前杀边让,兖州人就已经背叛了他。如今又杀了张超,屠了雍丘,兖州人恨他入骨,哪里还有忠诚可言。

  他将主力收缩到颍川、陈留一带,忐忑不安地观望着形势的发展。

  正月末,袁绍亲率大军,包围了东武阳。

  他再次派人劝降,希望臧洪能够不要固执己见,玉石俱焚。

  臧洪再一次拒绝了他。

  袁绍本以为自己亲自赶来,给足了臧洪面子,东武阳会不战而克,随即便可以渡河,席卷兖州。不料被臧洪撅了面子,也有些恼羞成怒,随即命令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