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6章(1 / 2)





  杨彪迟疑片刻持后,离席再拜。“陛下,臣有罪。”

  刘协也收起了笑容,静静地看着杨彪。

  “太尉何罪之有?”

  “臣行事不谨,为卫固、范先所困,辜负了陛下信任,又耽误了卫尉士孙瑞平叛。卫尉为保全臣性命,接受了卫固的请降。”

  刘协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垂下了眼皮。

  卫固请降不意外。

  士孙瑞接受了卫固的请降,却一直没有汇报,这才是意外。

  两营相隔四十余里,骑士往来也就是半天时间。

  士孙瑞不是不能事先汇报,而是有意不汇报,先斩后奏。

  杨彪明知士孙瑞先斩后奏,却亲自赶来,主动承担责任,为士孙瑞开脱。

  这些老臣是将朕当小儿看待啊,联起手来糊弄朕。

  刘协很生气,甚至有一种命人将杨彪推出去砍了的冲动。

  但他忍住了。

  除了蔡琰的提醒,他心里也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

  杀了杨彪,并不能解决问题。

  甚至杀了士孙瑞也没用。

  士孙瑞为了救杨彪,违背诏书,接受卫固的请降,给了卫固一个活命的机会,有错吗?

  没有。

  恰恰相反,这正是他有担当的表现,至少在很多大臣看来如此。

  李膺杀张让之弟,张俭杀侯览家人,比这严重多了,却没有人指责他们,反而有很多人觉得他们做得对,天下传诵。

  士孙瑞不仅救了杨彪,还救了数百卫氏族人,这是大功德,何错之有?

  杨彪主动承担责任,为士孙瑞开脱,有错吗?

  也没错。

  太尉掌兵、司徒治民,是外朝大臣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自然不能错过。杨彪为了保护士孙瑞,不惜牺牲自己,正是识大体,有气节的表现。

  至于诏书,至于天子的面子,与此相比,都不重要。

  相反,天子应该嘉奖他们才对,要不然就是昏君,就是没风度,不仅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还会引发群体反对,说不定还有人搬出桓灵二帝做反面例子,教训他一番。

  第二百零八章 过犹不及

  刘协垂着眼皮,一言不发,沉默如山。

  连他自己都有些意外,居然真能忍得住。

  想来想去,似乎只能解释为本尊的意志。

  多苦多难的童年,造就了一个老成的少年。

  “皇后,取晚餐来。”刘协轻声说道:“太尉匆匆赶来,怕是还没有用餐。”

  细碎的脚步声响起,皇后伏寿从后帐走了出来,向杨彪行了礼,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伏寿引着两个宫女进了进来,一人手里一个小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