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5章(1 / 2)





  刘协命人赐座,与杨丑拉起了家常。

  杨丑自称彭城人,本是青州黄巾的一部,到处转战,后来流落到河内,在一次战斗中投靠了张杨,成为张杨的部下。

  张杨的部下来源很杂,除了一千多从并州招募的精锐之外,剩下的既有河内本地人,也有河南难民、黄巾旧部,甚至还有一些匈奴人。

  张杨曾与于扶罗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后来又翻了脸,被于扶罗劫持。双方打来打去,各有胜负,所以人员也很杂。

  “你既是青州黄巾旧部,与故人还有联系吗?”

  杨丑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落寞。“青州部最近几年连遭劫难,损失惨重,想来十不存一。再者乱世音讯不通,就算活着,也联系不上。”

  “想家吗?”刘协突然问道。

  杨丑一愣,神情忽然有些恍惚,半晌才道:“陛下,臣已经没有家了。黄巾起事之前,臣就卖光了家里的几亩薄田,连妻子、女儿都卖了,还是吃不饱饭。父母饿死了,儿子也饿死了,又被……”

  他突然哽咽起来,用手捂着脸,肩膀抽动,泪水从指缝里溢了出来。

  他越哭越激动,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匍匐在地。

  刘协静静地看着杨丑,心中说不出的凄凉。

  他大致猜到了杨丑没说出口的话。

  那个可怜的孩子大概率是被人吃了,要么是杨丑自己,要么是与其他人交换,易子而食。

  为了活下去,人可以做出任何事,与禽兽只有一皮之隔。

  三国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背后,是无数在死亡线上挣扎求生的普通百姓。

  这些人甚至没资格留下自己的名字,被流民、蛾贼这样的字眼一带而过,是沉默的大多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十室不余一,野狐不惧人。

  第一百九十九章 匈奴往事

  看着相貌粗猛的汉子哭得稀里哗啦,一旁的蔡琰也红了眼睛,不能执笔。

  泪水滑过脸庞,滴在木简上,洇开了墨迹。

  自有记忆起,她便随着父亲蔡邕流落江湖,见过高门深院的奢靡,也见过易子而食的残酷,自己更是险些成为西凉军的菜人。

  人间的苦乐,她都见识过。

  人间的不公,她也亲身体验过。

  如今身在河东,看着卫氏、范氏据堡抗命,看着公卿大臣明里暗里的袒护卫范,为了那些侵吞朝廷赋税的大户与天子为敌,却不顾百姓死活,她忽然有些明白了天子的焦虑和愤怒。

  荀攸站在一旁,一直没说话,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刘协起身,抚起杨丑。

  “天下不安,百姓涂炭,皆是朝廷之过。朕以不德,敢向万民起誓,若不能再建太平,使耕地有其食,织者有其衣,少有所养,老有所依,死不瞑目。愿君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