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3章 兴修水利方寸间(2 / 2)


令民阖邑里南门,置水其外;开邑里北门,具老豭猪一,置之于里。

北门之外市中亦置一豭猪。闻彼鼓声,皆烧豭猪尾。取死人骨埋之,开山渊,积薪而燔之,通道桥之壅塞不行者决渎之。

幸而得雨,报以豚一,酒、盐、黍、财足,以茅为席,毋断。’

《春秋繁露》还对夏、季夏、秋、冬求雨的形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最后说:‘四时皆以水日为龙,必取洁土为之结盖,龙成而发之。

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丈夫欲藏匿而居,女子欲和而乐也。’

从董仲舒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祈雨巫术虽延用了远古祈雨巫术的主要礼仪,但已将其纳入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中。

首先,增添了以土龙祈雨的新方式。

《易》曰:‘云从龙,风从虎。’以类求之,故设土龙,阴阳从类,云雨自至。由此可知,汉人设土龙是企图用土龙感应天上的神龙,从而使其行云布雨。

其次,配合祈雨巫术,以男女和、阴阳相交来感发雨的降临。

求雨时,‘令吏妻各往视其夫,到雨而止’意思是让官吏的家属到官署探亲,以让他们的‘夫妇生活’感应上天致雨。

如果天气淫雨过剩,那就是感发太过,这时就要使‘都官千石以下夫妇在官者咸遣妇归’,即让随官吏在官署的妻室暂时离开丈夫。”

刘天保笑着说:“既然这么灵验,那以后张掖若是干旱了,寿成再向天祈雨即可。

这样,张掖以后也再无须为干旱少雨发愁了。”

阎忠道:“非也。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常正,是以清明。

祈雨之事,可偶尔为之;若想之以理所当然,则谬矣。

万物皆有定数,你这里多了,别的地方肯定会相应地减少,是以此事可一可二而不可三。”

马腾说:“是啊。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我们不能滥用上天的仁慈,有些事情还得靠我们自己。

离开展当利里后,我就在想,我们张掖虽说干旱少雨,但在张掖境内,广有大河,尤其是弱水,水量很大。

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耕地集中的地方,修建一些沟渠,将河水引入,解决农业灌溉的问题呢?”

永嘉先生说:“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考虑。

我们有这个现实条件,目前所缺的不过是统盘规划,以及人工的问题。

这个水利规划,是一个专业问题,须有懂行的人来操作。

建议此事由农都尉莞宣抓总,组织人员在全郡范围内勘察,拿出一个全面的规划来,到时候组织全郡的人员进行施工。

这可是百年大事,搞得好了不光是我们这代受益,还会惠及后人。

另外,我看明公刚才所说的几件事,不论是民族问题、土地问题、稻米和葡萄种植以及桑蚕问题、兴建水利设施的问题,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全郡的大事。

我意我们可以先拿出一个大略,再召集各县县令一起进行商议,最后予以确定。”

马腾说:“好,就这么办!”

有诗云:

统筹帷幄天地间,一朝定议几百年。

莫道少年不老成,古往今来几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