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节(1 / 2)





  皮质的伞柄细腻温厚,仿佛还带着主人的体温,伞很大,她握起来稍嫌沉重,倒给人一种异样的扎实。雨水打在素黑的伞面上,又顺着伞骨滴成一珠连绵的水线,在她心底积成一泊浅水,涟漪不绝。

  她拿君子两个字框他,他便比浪子还不羁;她以小人知心度他,他却摇身一变,比君子还君子。或许他就是要做给她看的?可那又何必呢?他消失在雨夜中的背影,总是不期然浮在她眼前,无端端地就一阵伤心。他走得急,却没有狼狈像。她想起那日在虞家看他陪惜月弹琴,他那样的人,是玉璧连城,琼枝映月,教人觉得不可摧折。

  隔天再去上课,要不要带了伞去还他,也让苏眉费了踌躇。一把雨伞他必是不当一回事的,可她这个受惠之人总不好就这样据为己有。只是她若要拿去还他,免不了要同他说话,到像是她有意寻着机会同他攀谈似的。到了晚间,车子还没到站,她就提前站了起来,轻盈盈地从他身边经过,顺手将那把雨伞挂在了他前头的座位上。

  她觉得自己这法子顶好,却听见身后一声低笑。

  她跳下车,丰满的凸月排云而出,明亮的银光照射着周遭的云层,重重叠叠,如繁复的花瓣。

  她忽然省悟他为什么会笑,他们这样一送一还,做张做致,像极了间谍电影里秘密接头的特务——那么,倒是他的本行。

  29、解红(四)

  叶喆因怕唐恬的事再横生枝节,在他父亲跟前尽心竭力地夹着尾巴做人。每天极本分地到办公室点卯,有一回趁手给处长冲了杯茶,叫年过半百的老长官赶紧戴起眼镜看他。事情传到他父亲耳中,自以为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自己打出了成果,欣慰之余不免后悔早打早好,后悔收拾他收拾得太晚。

  父亲那里放松了管束,他每日下了班便去唐恬那里报道。唐恬要往医院照料母亲,苦于自己不会做菜,家里的佣人又打发掉了,每每要在外面买了带到医院去。叶喆见状,干脆叫家里的厨子按医嘱做了,交给唐恬带去,却仍旧更唐夫人说是外头买的——唐家多事之秋,他仍是见不得光。

  如今,唐恬待他总是轻声细语,客气得堪比外事局的小姑娘接待外宾,反而叫他觉得难过。他一个人踱在清秋夜的月亮底下等她,越发想念她轻嗔薄怒眼里挑不出他一点儿好处的时候。

  他同她“相敬如宾”,有许多话都不便说了。有时候,他想要剖白两句,又觉得她实实操心得事情太多,他和她的事,变得又脆又薄,像春日里精描细画的棉纸风筝,空有个好看的花样,却是过了季,挂在柜子顶上不知不觉落了一层灰;眼前扎扎实实的,唯有她父亲的案子,她母亲的病……他们的事,又脆又薄,哪一桩也比不上。

  况且,他和她的事,男人女人,到现在这个地步,剩下的不过就是结婚;可这件事毕竟太远,说起来也不得要领,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情形。他只觉得无处落力,常常不自觉地皱眉。早上起来,他刮胡子的时候对镜自照,都觉得自己眉心隐隐有了纹路,古人说“相思令人老”,他日日见到她,满心的惆怅却像这秋凉,一日深过一日。

  一阵风过,他深吸了口气,觉得医院里头连桂花树香气都不大甜,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消毒药水。

  唐恬从病房楼里出来,神情也沉沉的。他照例问了句“你妈妈好些吗?”,唐恬轻轻“嗯”了一声,就再也无话了。两个人并着肩走出来,他上前一步替她拉车门,唐恬忽道:“谢谢你啊。”

  叶喆忙道:“……没有,你别客气。”

  可是他说什么也没有用,她还是同他客气得很。他面上专心致志地开车,连从后视镜里看她一眼也不敢,心里打了一路腹稿,觉得无论如何要跟她说点儿什么,再这么下去,他一准儿憋出病,她就得多跑一家医院了——嗨,她还未必来看他呢。

  到了唐家,他送她下来,手肘若无其事地搭在车门上,清了清喉咙,才道:“恬恬——”

  他一唤她,就见唐恬的大眼睛忽闪了一下,像受了惊吓似的,他不由气馁起来,话也说得不利索了:“恬恬,那个……你知道的……我是真的喜欢你,我……”

  话还没说完,唐恬就轻声打断了他:“你别说了。”

  “恬恬!”

  叶喆一慌,像是怕她跑开,急急拉住了她的手,察觉她手指细凉,下意识地便握深了。他是有“前科”的人,这些日子便加倍自觉,走路都小心不触到她的衣角,此时情急之下柔荑在握,反应过来,心头便是一荡,赶忙正了正心意,见唐恬没有着恼,才放下心来,又轻轻叫了一声:

  “恬恬。”

  唐恬仍是低头不应,叶喆没有办法,只好对着她的发线讲话:“……要是我有什么地方你觉得不好,你就告诉我,你不要跟我这么客气。”

  他说着,忽觉掌中唐恬的手微微轻颤,胸口起伏,呼吸里隐约带着抽泣,他伸手去捧她的脸,烫热的脸颊上全是湿的,他不知道是他让她难过,还是别的事,只能惶然劝道:“你别哭,恬恬,你别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