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节(1 / 2)





  李十一郎,多虑了。

  “大人嘱咐,殿下有何需要,皆可与小人说。”商人道。

  “我没什么需要的。”谢玉璋说。

  她的人在这里垦荒种田,放牧牛羊,建立了制糖坊,虽然用的原料是甜菜而不是甘蔗,一样能制出雪一样的白糖。在漠北汗国,她完全能自给自足。

  何况还有阿史那这个大金主,时不时便要送她这送她那。若不是养骑兵太花钱,她还可以过得更奢侈。

  “你是他什么人?”谢玉璋问。她打量这商人,觉得似乎见过,只想不起来。

  但若是李固的人,这般早便跟了他的,以从龙之功,将来多少会在新朝有个不错的位子。她对那些新朝臣子并不熟悉。

  商人答道:“小人常年往来漠北与河西行商,曾为大人救过性命。唯大人马首是瞻。”

  谢玉璋问:“榷市的事,有眉目了吗?李铭肯松口吗?”

  商人面露为难神色。

  谢玉璋道:“行了,我知道了。”

  她对商人说:“你回去告诉他,我很好,这里的事我都能应付,叫他不要担心我。”

  顿了顿,又道:“告诉他,我盼他功高权重,妻妾满堂。我在漠北与他两相遥望,彼此安好,便是都好。”

  商人心下叹息,躬身行礼:“必如实传达。“

  好好的大集市,谢玉璋又不高兴了。

  阿史那头疼:“又怎了?”

  谢玉璋道:“我见了几个中原来的商人,榷市之事毫无眉目,李铭不肯松口。我这个和亲公主,达不成使命,实在无用。”

  阿史那不料她竟是因这个事郁郁,很是意外。

  “哎呀呀,谁真指望你了。”他失笑,拍着大腿道,“那个事我早知道不成的。”

  “虽没有榷市,只要商路通就行。不过税钱都进了李矮子的荷包而已。我就恨他时不时用商路卡我,我向你爹提开榷市的事,也就是想给李矮子添堵而已。”他大笑说,“傻孩子,你不要放在心上。”

  所以这些事啊,都是男人们在博弈角力。

  和亲公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谢玉璋用力地扯出一抹笑:“那,就好。”

  第60章

  阿史那又想起了林斐,问:“你身边有个侍女我怎么不常见?姓林。”

  还惦记呢?谢玉璋暗暗心惊,漫不经心地说:“她啊?我不爱带她出来。她读书多,天天撵着我读书,嫌我不学无术。我想给她挑个夫婿,可她学问太好,最看不上不爱读书、没学问的男人,我陪嫁的几个文士,文采都不及她。她看不起他们。”

  “她现在跟阿巴哈忙着把那些各族传承的古羊皮卷翻译成统一的文字呢。国师啊,恨不得收了她当学生,传承他一身的学问。只恨她是个女郎。”谢玉璋说,“唉,要是能不天天板着脸给我讲书里的大道理,就是我最贴心的的人啦。”

  部落里有一则轶事,说天可汗阿史那俟利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阿巴哈国师唠叨。

  有一回因一个什么事,阿巴哈国师天天追着他念叨。阿史那让叱骨邪挡在外面,谎称“可汗不在帐子里”,阿巴哈不信,强闯进去。

  阿史那迫不得已,用金刀划破帐子逃跑了。

  气得国师对着那道漏风的大口子跳脚大骂。

  国师阿巴哈,全名阿史那阿巴哈库那设,阿史那俟利弗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他们的母亲为了避免将来兄弟为了争权自相残杀,早早地把次子送到了前任大国师那里做学生,继承了大萨满的位子。这个喜欢读书、迷恋文字的弟弟,从小就让阿史那俟利弗头疼。但他在老母亲临死前发过誓,今生一定会照顾好这个弟弟,决不手足相残,便不能违背这誓言。

  听谢玉璋这么一说,阿史那?真?不爱读书?没学问?俟利弗眼角抽了抽,意兴阑珊地摆摆手:“无趣。”

  再不惦记那个姓林的漂亮侍女了。

  河西。

  李固在营房里听着陈良志回话。

  “公主眉间轻松,气色很好,她说,她都能应付,不要你担心。她说,她在漠北和你两相遥望,彼此安好,便是都好。”陈良志口轻清楚地复述谢玉璋的原话,“她说,盼你功高权重,妻妾满堂。”

  陈良志黑黑瘦瘦,便是在漠北受了谢玉璋召见的中原商人,便是那个替李固“看”了谢玉璋的人。

  他的眼力,李固是信得过的。他既说她过得好,便是真好。

  “功高权重,妻妾满堂。”李固咀嚼着这八个字。

  陈良志垂眼不说话。

  这可真是,对男人最好的祝福。但……得看是谁说的。

  陈良志打破了沉默,继续说道:“草原上都知道,老头子非常宠爱她,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连随身多年的金刀都给了她。我见到公主时,她腰间便佩着金刀,还……别着一柄匕首。”

  陈良志看到那匕首第一眼便认出来了。说来简单,因为那柄匕首便是他进献给李十一郎的。

  李十一郎自得了便十分心爱,一直都带在身边。不想那日在漠北,却看到别在公主纤细的腰肢间。

  “她今年,十六了啊。”李固道。

  “正是。”陈良志道,“夏日大集后,我在草原又走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再次经过王帐,正赶上老头子给她庆生,很是热闹。漠北人都很喜欢她,盼着明年她可以真正给老头子做妻子,为他开枝散叶。”

  李固撩起眼皮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