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1 / 2)





  卢八娘脸上一热,这是向自己*吗?她可好多年没遇到男人的示好了。该怎么回应这种*,卢八娘早就不会了,她只是绷住脸,指着司马十七郎的字低头赞道:“没想到郎君能写这样一手好字。”

  其实她并不奇怪,听说司马十七郎的生母还活着的时候,齐王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用心栽培过,随着他生母的离世,齐王就对这个儿子慢慢不放在心上了。但司马十七郎在这以后并没有放松对自己人的要求,依旧努力读书习武。

  看着卢八娘绷着脸,但白嫩的脸上慢慢泛起了红晕,司马十七郎开心地笑了,将手中的笔递给了卢八娘,“娘子,你接着写。”

  “浓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卢八娘果然继续写了下去。

  “嘶!”司马十七郎抽了一口冷气,自己从五岁起由名家指导练字,长大后一直也没放松,觉得自己的一笔字颇能拿得出手,没想到卢八娘的字竟然能不逊于自己,他心里不由得想:“真不愧是卢氏与孟氏的高贵血脉啊!”

  卢八娘前世是学画的,自然也写得一笔好字,从商后虽然扔下十几年,但在她功成名就后又拣了起来,并将一半的心思寄托在上面,就是到了这里,她的喜好仍是如此,多少年的功夫下来,成就自然不小。

  司马十七郎又由此想到了孟白的文采,“孟家的血脉到了你们这一代,竟将天地之灵气,尽收于你们表兄妹二人!我想孟表兄闻达于世间,用不了多久了。”

  卢八娘亦点头赞许,这本就是她一手设计的。

  第十章 良师训徒小惩大戒益堂勤奋习武交友(一)

  司马十七郎畅想到了将来,“娘子,我不会让你一直住在这样窄小的房子里,受人轻视。待我有了出息,就会为你请封诰命,将来,我被封王爵,出镇一方,在藩国里唯你独尊。”

  “那郎君先答应我一件事,”卢八娘笑着说:“以后郎君的所有儿子要都由我教养。”

  庶出子女的抚养并没有定例,各家有各家的规矩习惯,也可能随着家主、主母的想法而变动。例如齐王府,贤明善良的齐王妃就不忍割裂骨肉之情,让每个孩子都跟着生母。如今卢八娘提出这一点来,司马十七郎也不反对,庶子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嫡子,他便说:“我早说过,家里的事情都由娘子做主。”

  “我要郎君正式答应我,”卢八娘并不满意于司马十七郎的这样一句话,“女儿们我不管,可是儿子,一个也不能差,都要送到我这里来,如果不送到我这儿,就不能上家谱。”

  在这宗法至上的社会里,如果不上家谱,就等于没有这个儿子。虽然司马十七郎并不理解卢八娘为什么要这样执着于庶子的教养,但还是同意了,“这事就这样定了,将来家里添了妾室,娘子就这样管教她们。”

  “不过,娘子,”司马十七郎还是多嘱咐了一句,“我们必须先生下嫡子,才能再要庶子,这样家里方能和顺,而且,嫡子的教养一定要好。你看母妃对大家再慈爱,也对世子、十三郎是不一样的。”

  “就是父王,也是一早就为大哥请封了世子,十三郎则封了郡公。府里另外只有出身好的王侧妃所出十四郎也得了个县公,其余的至多不过是谋个出身。”

  司马十七郎是庶子出身,可他却不会因此而对庶子另眼相看,毕竟大环境就是这样的,他认为嫡子才是根本。

  卢八娘见司马十七郎答应下来,就放了心,她自然不会傻到说自己不会生孩子,只顺着他的话点头。这时候人们最重视信义,为守信抱柱而死的尾生在现代人看来有些傻,可在这里却是了不起的典范,人们答应了什么事,基本不会反悔。

  卢八娘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想做王太妃、皇太后,没有一个好儿子怎么能行?自己肯定不能生,所以就要抱养儿子。

  行为心理学大师华生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愿意担保,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虽然这种理论被无数人批判反对,但不可否认其中是有着一定正确性的。卢八娘想,若是司马十七郎有他父王一半的能力,生出二十多个儿子,甚至再少一半,她也一定会在其中挑出自己想要的二十四孝儿子来。

  孟白的出现,让司马十七郎成亲后好得不能再好的心情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在岳家还喝了一点酒,这让他在床上折腾得更欢。卢八娘又一次睡得非常好,连续两夜的好眠对她来说就是奇迹。

  卢八娘起床后感觉很不错,听了司马十七郎的话她更满意了。

  司马十七郎要去看他的师傅,他并不知道卢八娘调查过自己,所以还耐心地对卢八娘解释:“我师傅姓池,是我从小的武学师傅,我十三岁时遇到祸事,本来要被重罚,是师傅将过错承担下来,结果他被打断了一条腿赶出齐王府。不过,我还是一直跟着师傅习武。”

  “师傅没成过亲,他过继了一侄子,我叫他师兄。他们就在离齐王府不远的坊间住,我平时白天差不多都在那里,我的一些朋友也常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