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青青这是特意到太学来给侄子曲吉送午膳的。事实上,也正因为青青肚子都鼓起来了,又有章和帝无限制地宠爱,才能走到这接近外朝的太学来。

  太学分为外署和内署,名义上是一个机构,实际上相隔甚远。外署是文武五品以上子孙或各地极优秀举人持推荐信,方可入学,所以自然都是准备会试的青少年。内署则设在宫廷内帷,又被戏称为“幼儿园”,因为这里往往是五至十二岁,权贵家庭的子孙入学的地方。若真论起先生的水平,其实还不如许多家学渊博或者与士林交好的家族自己的族学,或是单独延请名师。

  不过,太学内署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挨着国子学、弘文馆和崇文馆这三座大汤最高学府。一般关系够硬的,到太学学习,不过是过渡,之后再入国子学甚至弘文馆、崇文馆,便不违背祖宗规矩,无可指摘了。因为国子学为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才有入学资格,弘文馆、崇文馆则必须是一品大员或是皇室以及宗亲才能得进。最重要,除皇子外,凡入学者,必须已经有功名或者爵位在身,白身是不能得进的。因此,许多王爷、宰相之子,不争气的,也只能先到太学混一年,再进他馆学习。

  不错,凡事皆有例外。

  除硬性规定外,大汤所有官学都有一个额外规定,即——凡品行高洁、学识过人,或者家人有特殊贡献者,经上一级官学老师评定,并有该学馆三人以上学子推荐,即可入学。

  所谓品行、学识,除了平民出身的是要考核的,其他不还是老师说了算?也就是光明正大的一个“后门”罢了。

  也因此,这三所学馆,学生资质、学识、年龄、家世等等相差极大,从白发鸿儒,到还在读千字文的黄口小儿;从皇子龙孙,到贫家举子,不一而足。于是,学馆按照每旬一考的成绩和老师的评定,分了二十多个班级,按阶次授课。

  其中,国子学和太学最像,学生都是瞄准科考而去,主攻儒家经典,因此学生大多不是顶级贵族。而弘文馆为皇帝下属,多为已经过了殿试,但更愿意专研学问而不是做官的进士,或者一些屡试不第,但却广有才名,或是不善作文,但琴棋书画有一、二冠绝天下的大才子。因此馆也肩负政务,是以多为成年男子,极个别,那就是皇帝比亲子还疼爱的小孩儿了。

  崇文馆本是东宫下属,但本朝尚未有太子,因此都是皇子、宗亲学习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个班,是供公主、郡主等贵女学习的地方。在崇文馆学习,要想科举得中,其实是比较难的事情。因为这里的学生都不需要用功名入仕,他们的长辈已经搏下了足够的资本。因此,这里是按照儒家传统,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都要学习。说谁有才,也是诗文做得好、策论得皇帝的心,八股经文却是不怎么重要了。

  曲吉在年前入了太学。

  周氏是个狠得下心的女人。因为听青青说了,曲士廉是要调回京都的,她便下决心,给自己丈夫纳了一个良家妾,陪他回顺阳。周氏自己,却是待在京都,孝顺父母,最重要,照顾几个孩子。

  在古代,她这样做,绝对是既聪明又得实惠。因为有儿子,还为长辈守过孝(虽然没守够),便在“三不出”之列,因此,除非她犯了天地不容的大错,嫡妻的位子便是稳稳的。即便是那妾在顺阳这一两年,把住了曲士廉,也永远要在她面前恭恭敬敬的。相反的,在儿子最重要的时刻,她这个母亲时刻陪伴,一方面,可以监督孩子,不使他走上歪路;另一方面,如此付出,这孩子长大后,偏向谁不是一目了然么?还能得了婆母公公的赞同、皇妃小姑的好感……

  只是,他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没有别人插足,青青真不料周氏能如此决断。

  青青叹一声,她是不能有真爱的另一半了。若没有末世,她和真心相爱的人结合,却不会和周氏一般。因为,这世上,最亲近的,永远是伴侣,父母无法陪伴你一生,子女却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唯有那个人,才是此生的伴儿。只有明白,伴侣比父母、子女重要,家庭才会真的和睦。

  可惜,古代没有平等的夫妻,现代诱惑又太多,再不信白头相许。女人只能死死护住娘家,死死把住子女,于是,母子产生分歧,婆媳常有矛盾,亲母、婆母时时争吵,夫妻不能和睦。

  信任不能长久,不信任便有隔阂争吵,如此两难,女人很难。

  好在,青青是不用纠结这些的。

  这世上,不在乎永远比相亲相爱来的好相处。

  “姑姑!”一座馒头山朝青青蹦跶而来。

  青青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这头母猪,真是吓死我大汤人民了……

  第六十八章 年年花开艳

  曲吉生得壮实,才将将七岁的小子,却已经过了青青腰际,看着虎头虎脑。他皮肤又黑,比起一杆白嫩嫩、文弱弱的贵族少年们,他实在不像是个读书的料子,总让人觉得,这孩子习武怕是更有出息。

  不过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蒙学的功课都比较简单,只要不是真笨得厉害,又肯用功,谁都能学得不错。

  曲吉先跑过来给青青行了礼,又跑回去和小伙伴们告别,这才再跑回来,风风火火的。

  他看着很壮,眉目间似乎有些凶悍,加上家世其实拿不出手,一开始,太学里的孩子是很不愿意搭理他的,更有好几个人,联合起来欺负他,所以一直没能交上朋友。

  但是,之后曲青青晋封玉德妃,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纵然那些顶级世家还是瞧不上曲家,但也要给几分面子。其他势力弱一些的,自然也有选择巴结曲家的,怎么说,自古,外戚是最容易崛起的。因此,一直很受孤立的曲吉,也终于和其他家世良好的小孩儿一样,有了几个跟班。即使有几个家族和曲青青不睦的孩子,也不再明目张胆地找曲吉麻烦,都转为私底下地打压。

  其他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家族,长辈们也都吩咐了自家孩子,虽不至于立刻和曲吉交好,但也作平常同学相处,天长日久,自然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曲吉是个很豁达的孩子。

  不过七岁稚龄,同学们集体排挤和欺负时,并不自怨自艾;一发现他们态度稍稍缓和后,又能不卑不亢地接受示好,平和相处。他们这个年纪,其实正是猫嫌狗不理的时候,自家长辈还不一定有那份儿耐心照顾,常常敷衍。倒是曲吉这个同龄人,时时肯让着,原则问题又很坚持,渐渐竟然得了大家的敬爱,人缘极好。

  果然,小小年纪就高达50的交际值,不是白给的。

  牵着曲吉到了近处的凉亭,岐山摆上屏风,尚宫和尚仪在外守着,不让人冲撞了。绮年帮青青卸了帷帽,宫人们则撑起桌案,将膳食摆上。

  他们忙着,青青拿凉帕给曲吉擦了手和脸,便让奶娘把夏侯任放下地,一边看看这俩姑表兄弟玩耍,一边问曲吉一些学堂的事。这几个月来,因为青青几乎每天亲自做了午膳送来,曲吉已经和这个仙子一样漂亮的姑姑非常熟悉了,他本身就是个好相处的孩子,自然事事都愿意和青青说。曲吉大概说了夫子今日上午讲的东西,又问了些他不讨懂得问题,青青耐心答了,又有夏侯任插嘴说笑几句,岐山便来请来两人用膳了。

  以青青的厨艺,又照顾了各自的口味,三人自然吃得很是愉快。夏侯任快两岁,还没断奶,但五个月就开始用辅食,他是个要强的,早早就是自己用膳,不让别人帮忙的。不过他这个年纪,大多吃得是糊糊,一把勺子就够了,所以吃相还是好看的。偶尔青青也给两个孩子夹菜,都不算是他们喜欢的,却是均衡营养了。好在两个孩子都是讲道理的,稍微有些挑食,但只要青青夹了,都会乖乖吃下去。

  用过膳,三人略坐坐,听岐山说些不打紧的八卦。一刻钟后,青青戴上帷帽,牵着两个孩子慢走消食。偶尔遇上曲吉的同学,也会停下关怀几句,让这些小小孩儿脸上通红。青青虽然不曾露面,但她全身上下的名器不是白点亮的,特别是等级最高的芙蓉勾,那真是老少通杀。这不,太学好多小孩儿,就为了能和她说上几句话,每天中午都在她可能散步经过的地方乱晃。

  真是作孽……

  半个时辰后,曲吉自己回了学舍午睡,青青则抱起儿子,回了永和宫。

  “娘娘,皇上等了好些时候了。”

  青青对说话的小宫女点点头,抱着儿子进了东侧殿。夏侯任还小,半个时辰的散步已经是很大的运动量,被青青抱着这一路走回来,已经睡熟了。青青将儿子放到他自己的床上,着奶娘轮班守着,自己回了寝殿。

  章和帝在床上设了张桌案,上面摆着棋盘,正全神贯注地研究,连青青进来都没注意到。青青在看到程元珍和御前尚宫等人都在殿外伺候,就猜到章和帝怕是起了花花肠子,一看他这阵势,更是了然于胸。

  谁说老男人精力就不好的?

  只要有小丸子,神马都不是问题!

  青青面上作出忐忑的样子,给章和帝行了个妖妖娆娆的福礼。他果然顾不得装样,一把将青青抱起,放到床上,还摸了她的大肚子一把。

  “青青近来真是忙得很啊,今日好容易得闲,不如陪我下棋?”

  青青苦脸。

  她说得上博学多才,样样精通,唯独一个棋艺,那真是让人挠头。

  于是,拉着章和帝的衣摆,撒娇道:“启郎~~~端午已过,热气渐起,午困恼人呢~~”那声音,真是铁杵也得化成春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