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1 / 2)





  夏侯松看得痴了,更是连连挥杆,打进三球。

  淑妃手掌滴血,心中也在滴血。

  独孤家的人简直不敢直视赛场,全都注意着章和帝的表情。

  章和帝仍然面带微笑,甚至拿起春茶喂给青青,言语温柔。青青脸上带着怒气和难过、自责,关切地看着章和帝。皇帝拍拍她的头,目光温柔,似乎充满爱意。

  三皇子和弟弟对了个眼神,情报果然没错,缪先生高才,竟然真的能煽动四弟那个蠢货在众目睽睽之下“鼓励凄惨无比”的婠婠公主……朱贵妃似乎没注意到台下的种种和自己的二公主长荣、六公主长平拉着手说话。贤妃也突然和贵妃关系好了起来,凑在一起絮絮叨叨些儿女的话。这也正常,毕竟她们自己的儿女都没在场上,漠不关心也是合理的。

  皇后自然面色冷肃,频频望向章和帝,似乎在等他拿主意。

  其他大臣、亲眷自然突然变成了聋子瞎子,自顾自品茶吃点心聊天。第一场比赛本来就看点不多,基本是平民甚至宫女太监,又有之前四皇子和婠婠公主间的不妥当在,根本没几个人敢认真看。

  也就是青青这个傻的,这当头还往皇帝枪口上撞。

  却不知,明明心知肚明却装作不知,在多疑的章和帝心中,就是红果果地嘲笑啊……还不如摆在明摆面儿上,感同身受。

  只要不说出口,没有故意给章和帝难堪的表现,直一点,才是应对迫害妄想症重度患者的最佳方式。

  场上的人也反应过来了,虽然心头深恨、痛骂,也不得不给龙子龙孙收拾烂摊子。

  五公主长平咬咬牙,拦了两刻钟,这惹事儿的哥哥还是冒出来了!之前那些暧昧自己和母妃还能抹平,这样明晃晃地示爱……

  看了眼高台上表情木然的驸马,长平想:罢了,皇兄是不中用了,自己还要为自家打算些才好。这么多年,自己一个金尊玉贵的女子,比男儿还要蝇营狗苟,真是累了。

  长平公主对几个人使了眼神,自己御马而出,高声喝骂:“下作手段!”之后带球狂奔,直扑对方球门。

  婠婠公主连忙回防。

  但红队、黑队里也没人真是傻子,除了四皇子还有些莫名,愣在原地,其他人硬是发挥出十倍的本事,让公主的反击看起来势如破竹,十分好看。高台上的人也似乎突然注意到这精彩的比赛,纷纷叫起好来。

  在这精彩热闹的比赛背后,红、黑队员都在心里痛哭大骂——他们都是些没背景的小人物,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能在御前表演,谁没有野心期望?现在,前程、婚姻、甚至性命都难保,谁人不恨呢?

  一次次挥杆,恨不得打得是那个人!

  本来,击鞠场上表白心意,其实是比上祀节还风雅的事,但那是建立在两方早有默契的情况下。就拿引起这个习俗的那对男女讲,不说他们自己早有婚约,就是他们的队友,也是贵族子弟,本来就不在意胜负,因这件好事在御前露脸,当然没有不乐意的。可现在,这些人都是渴求展现文采武功的,却硬生生和一件丑事扯上关系,简直不能更悲惨了。

  第三十四章 红颜多薄命

  长平公主此举聪明之至。

  既表明自己憎恨兄长给父皇抹黑地举动,又一定层度上挽回皇家颜面,日后章和帝就是面子上也会仍然疼爱她,她和驸马的日子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就是孤独家和淑妃,也不会责怪她落井下石。四皇子已经不可能登上大位,五公主当然必须立起来,更加荣耀,才能保住孤独家第一世家的权势名头。

  章和帝一直没有表态,似乎全情投入观看比赛。

  之后,黑队连下三局,最终获胜。最后两场表演赛,皇亲贵族、精选学子贵女们,都打得相当好看,整个含光殿大赏在热闹与欢快中落下帷幕。章和帝言笑晏晏地赐下赏赐,更是给“鼓舞了士气”的长平公主和表现突出的大皇子、三皇子与最优秀的几位球手儿同样的赏赐,光荣非常。

  四皇子一直沉默,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中了计,怕是闯祸了。却根本没有意识到究竟是多大的祸事,甚至更多的是担心婠婠公主遭受责罚,一直用饱含忧郁的目光看着她。可惜,多次想向章和帝请求单独说话,好承担责任,为婠婠求情,却总是没能被章和帝注意到。想着婠婠毕竟是南蛮公主,最多也就是比贬到掖庭,想着那几天的好日子,自觉那样对婠婠未尝不是好事,也就带着担忧走了。

  “皇上,都怪我,早知道没那么多心思,让那女人在掖庭终老也就是了。生生耽误了四皇子。”轿撵中,青青紧紧抓着章和帝的袖口,眼含痛苦地对他说道。

  章和帝心情自然不好,却也愿意对青青和颜悦色,说道:“心肝儿坏了的,怎样都没法子。在掖庭,他们可更喜欢呢!”

  青青当然不会问“为什么喜欢”,只是表情更加痛苦,口中喃喃道:“她怎么可以!他怎么可以!”

  章和帝轻抚青青的脸颊,心中爱怜,将她搂在怀里,轻轻拍抚。

  是夜,章和帝留宿长春宫。

  是夜,南蛮公主因水土不服,病逝。

  次日,章和帝在朝堂上略带忧愁地对众人说:“四皇子偶感风寒,病体沉重,即日免职闭府。众卿家无事不可搅扰。”

  众臣自然说些“圣上慈父心肠”或者“四皇子素来健康,定能很快康复”等等废话,心里却都明白,四皇子是废了,独孤家今后只能隐忍,朱家……

  又一日,寒食过,清明至。

  民间祭祖扫墓,登高踏青,赋诗抒怀。

  宫中也要缅怀先祖,却并不像除夕时那样隆重祭祀,而是等一大清早,章和帝带着所有皇子皇孙前往宫中祠堂(非皇陵)拜祭后,两宫太后、章和帝、皇后和他们点选的几位妃嫔,一起前往护国寺祈福。因为前朝重道教,大汤朝就更加宣扬儒家礼教和倾向于佛教,是以这时期,高僧神尼地位尊崇,佛寺也香火鼎盛。

  这一次章和帝带了青青和林宝林,两宫太后都带上了自己的侄女,皇后带了二皇子的生母吴德仪,宫中贤妃和丽妃暂管。

  三千御林军骑着高头大马开道,又有太监宫女锣鼓鸣响,甩鞭洒水,九辆华贵马车缓缓前行,十多辆宫人乘坐或是装有货物的灰扑扑马车稍远跟随,另外三千甲胄士踏着沉重的步伐殿后。

  青青被章和帝叫去了御辇。

  即使是六匹马拉得“豪车”,也非常不舒服。

  青青甚至怀疑,古代孕妇们坐这样颠簸的马车,不会把孩子给抖出来么?反正青青现在是有点儿后悔出来放风地决定了。

  章和帝不知道青青的腹诽,犹自一边温柔深情地揽着她,一边透过宫人撩起的窗帘看着外间的景色。说实话,比起每年都乘坐大船顺着运河巡游的先皇,最多到过北边围场狩猎会谈,一辈子都在京城近郊打转的章和帝要可怜多了。现在他看得这样津津有味,也是正常的。

  快两个时辰后,车队抵达西山,大名叫清凉山的。要论起来,大汤朝真正有名有灵的佛教名山并不包括这低低矮矮的清凉山,这里的护国寺在前朝更是一座无名小庙而已。架不住它曾经收留过落难的开国皇帝,后来自然被封为“护国”,到了章和帝时期,清凉山护国寺俨然已经成为大汤佛寺之首,圣僧们无不前往论道取经。

  现在护国寺的主持是明远大和尚,善名远播,处事和缓。还有一位更有名的高僧偶尔在此隐修,为明远大和尚的师兄,法号明觉,学识渊博,佛法精深,德行出众,擅医,懂观人望气之术,通幽冥人事之变。因太过超然外物,心如佛陀,常年行游在外,感悟修行,普世救人,偶尔才回到护国寺静参。明觉大师年已耳顺,为人浅淡,虽常年治病救人、度化众生,却从不与人深交。唯一例外的,就是当世一位大才子,从小就被高僧们惊叹“颇有佛缘”的,字摩瞻的苏诘。这位大才子现年三十岁,出身大贵族,幼年因“佛性”成名,少年传出惊世诗作,擅诗、书、画、乐,年十五高中状元,官至从一品太子太傅,二十四岁辞官,章和帝爱之,坚留不得,遂赠“化外丞相”金牌,位同一品大员。摩瞻容貌俊美,身形清瘦,仪态淡雅,曾有“环佩蔬果满车”的盛况,是大汤朝一位传奇人物。

  他和明觉大和尚常结伴出行,身体力行为善四方,两人多有辩论,传出数则佛偈,无不引人深思,为值得传承千年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