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1 / 2)





  韩芷柔是中了药的,韩来明自然把事情怪到了聂恒宪头上。她好好一个女儿,出门参加个宴席,回来就不是完璧之身了,还是中了药失身的,关键这个人虽贵为皇子,却是他十分不喜的,可不是给他气得够呛。

  若是别人,成全了两个人也就是了,可是韩来明钻进了牛角尖,就是不肯相信这件事。他在书房待的时间长了,不免又开始怀疑起此事。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对聂恒宪的意思,若两人真想成就此事,难道还用药?

  又或者是女儿不肯,聂恒宪才出了这个主意?韩来明左思右想,到底是不愿怀疑自己的女儿,于是此事便怪到了聂恒宪头上。只是他又能如何做,除了将女儿嫁去六皇子府,已是别无他法。

  韩来明在书房里待了许久,终于起身,郑重其事的穿了朝服,戴了官帽,往宫中去了。路上遇到唐府的马车,唐明月正开了车窗往外看,刚巧看到韩来明的官轿,唐明月略一细看便认出来了,她关了马车窗,不由想起韩芷柔来。

  她虽没有目睹事情经过,却也知道了发生何事,想起韩芷柔戴着那套红宝石头面时幸福的模样,唐明月倒有些开心。

  此后,那个目中无人的六皇子,该不会出来恶心她了吧!

  唐明月在宁王府没见到聂恒宗,听香儿说起才知他入宫了,心中便又起了担忧,她虽不知聂恒宗因何急匆匆入宫,却只盼着他无事便好。

  如此一来,心中那点开心倒又淡了。回家的路上,唐明玉说了许多话,她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着,慢慢都是心不在焉的模样。

  “姐,你怎么了?”唐明玉忍不住出声问,唐明月也只是摇摇头,“没事儿。”

  此时比唐明月心情不好的大有人在,不说别人,便说韩来明,他一身火气入了宫,却没见到永平帝。

  第46章

  永平帝病了, 是被聂恒宪气病的, 就在韩来明入宫之前。

  原本此事不管从何处来说, 聂恒宪都是有错的。便是他不是幕后主使,他到底也要了人家清清白白的女儿,何况还是一位贵女。

  几人之中,又只有聂恒宪没有喝下那春/药,此时永平帝清楚, 他若是不罚聂恒宪, 怎么都说不过去。而聂恒宪,最该做的, 就是乖乖领罚, 等永平帝怒气平息。

  可聂恒宪偏偏要入宫去跟永平帝申冤,永平帝一天之内听到太多消息, 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的火气,等听到聂恒宪入宫,直接就一口气上不来,晕了过去。

  聂恒宗已经无事了,自然留在宫中侍疾,而聂恒宪,连永平帝的面都没见到,就把人气晕过去了, 他也只得跪在殿门外等消息。

  韩来明就是这个时候入宫的,入目所及便是跪在地上的聂恒宪,到得门前又听说皇帝病了。韩来明便是再大的火气, 如今也得憋下去。他目光阴冷的看了聂恒宪一眼,就被永平帝身边的太监引到偏殿去等。

  如今不止韩来明不想嫁女,聂恒宪也是不想娶韩芷柔的,韩云两家有仇,他如何知道韩来明日后会打什么主意。这是个隐患,他自然不想跟韩芷柔明面上再有什么瓜葛。可事情闹到如今这个地步,已是不好挽回了。

  永平帝被太医们扎了银针才慢慢醒过来,他在病榻前见了韩来明,却吩咐人叫聂恒宪回去。

  聂恒宪没见到永平帝,依旧不肯死心,出了宫便叫人去给身在万佛寺祈福的云太后送信,让云太后赶紧回京。

  云太后去岁便前往万佛寺祈福,保佑大昭国泰民安。在云太后眼中,聂恒宪地位稳固,此时并不需要她太多绸缪,她一生殚精竭虑,实在太累,在宫中待久了又太闷,便想歇歇。她借着祈福之名,离宫往万佛寺,一路游山赏景,十分快活。

  当年先帝御驾亲征,曾得万佛寺方丈相助,打了胜仗,因此万佛寺虽远离京城,地位却不低。云太后要去万佛寺给佛祖重塑金身,为大昭百姓祈福,永平帝哪有不应的。

  云太后到底年岁大了,永平帝其实是不放心的,可是云太后执意要去,永平帝只得多派了太医跟护卫,一路护持云太后安全。

  如今云太后离京日子有些久了,聂恒宪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发生了这样的事,最先想起的,自然是从小将他抚养长大的祖母。

  对于聂恒宪的婚事,云太后心中未尝没有想法,只她原是想等选秀之时再给聂恒宪赐婚,却不想她离京之后竟出了这样的岔头。

  这头聂恒宪安排了人给云太后送信,那头永平帝也在跟韩来明说话。他刚醒来精神不济,声音听起来也十分虚弱,韩来明见到永平帝,哪还能有一丝火气?

  不管心中多少不甘无奈,最后也只能是敲定了两人的婚事。

  韩来明从宫里离开后,永平帝病情突然重了起来,喷出一口血来之后便又晕了过去。

  宫中太医查验之后竟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医治,最后还是聂恒宗寻了姚皇后做主,将孙神医请进宫中为永平帝诊治。

  孙神医虽说如今将主要精力放在接种牛痘上,但他祖上就是十分厉害的郎中,善于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刚巧永平帝的症状是他所擅长的领域,入得宫中只简单诊脉之后,便出了方子。

  给皇帝治病不如给普通人治病那样简单,开出的方子要经多人查验之后才会斟酌用药。孙神医的方子让众太医不太认可,可是拒绝的话却是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好歹孙神医有神医的名头,又有传言当初五殿下身患顽疾,也是孙神医治好的,这样说来,孙神医确实是有本事的。可孙神医的方子,在众太医看来,确是有些凶猛了。

  不止凶猛,在他们看来,也似乎有些不对症,然而太医院数位太医对于永平帝的症状持不同态度,竟是无法统一。如今孙神医一来就拟了方子,他们倒有些说不准了。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开口说话,姚皇后站在一旁,实在忍耐不住,看向众人,“陛下到底如何,孙神医的方子是否能用,众位太医总要说句话,难道就看着陛下躺在这里不管了不成。”

  姚皇后到底还是有自己的威严的,她话一出口,太医们立时跪倒在地,口称 “不敢”,姚皇后一气之下直接令人熬药,如今皇帝倒下,太后不在,满宫里也无人大得过皇后,她说能用,自然就能用了。

  孙神医的药很见效,永平帝不过服下去一个时辰,就醒过来了。此时再一诊脉,脉象比之前要好上许多,如此众位太医再说不出什么,对孙神医都无比信服。

  医学一道,向来有许多不可小觑之人,孙神医将之后的方子留下,便出宫了。待归家之后,又给唐明月递了消息,将宫中之事告知她知晓,唐明月得知皇帝与聂恒宗都无事,也就放心了,至于别的,她也并不感兴趣。

  永平帝又修养了几日才能起身。他处理的第一件事,便是给聂恒宪跟韩芷柔赐婚。圣旨直接送去两个府邸,这桩亲事便是定下了。

  那边云太后接到了孙子的消息,急急叫人收拾行李往回赶,不过是走到半路,那边六礼才刚开始走,韩芷柔竟有了身孕,每日在府中吐个不停。

  好在韩府给女儿的嫁妆都是一早就备好了的,便是立时嫁女也不慌乱。可是韩来明却觉得老脸都要丢尽了,说什么也不肯去找永平帝说此事。韩夫人只得递了牌子入宫,去找姚皇后。

  到底是聂恒宪的嫡母,生了这样的事她也不能不管,口中安抚了韩夫人一番,待她走了又去找永平帝说了此事。

  添小辈这样的事,永平帝都不觉得欢喜。皇家重颜面,这样的事他只觉得丢人。此事虽未张扬,可是当日多少人都瞧见了,真是包都包不住。

  永平帝想跟姚皇后抱怨几句,最后却什么都没说。聂恒宪自小就养在云太后身边,养的好坏那也跟皇后没有一丝关系。

  只是经此一事,永平帝对聂恒宪大失所望,又加上听到了玄机子的话,心中的那些心思也是淡的多了。他对丹药寄予厚望,还指望着自己长命百岁,至于继位之人,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慢慢挑选。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永平帝气过了,还是着钦天监好生挑日子,越近越好。钦天监一堆人精,挑着最近的日子,就在一个月后。之后礼部一通忙乱,赶紧将程序走完。

  云太后的车撵还未入京,韩家便发嫁了。成亲的场面还算盛大,说十里红妆也不为过,只是喜轿里的新娘却颠的好险在半路吐了,勉强忍住了恶心,手中的宝瓶却咕噜到了脚边。韩芷柔知道不吉利,顾不得难受,赶紧捡了起来。

  聂恒宪坐在高头大马上,在迎亲队伍中分外明显,他脸上始终露着笑意,只是心中却一片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