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章(1 / 2)





  早上,阿虎早早去林墨开的小食馆买了几大袋子包子回来。鲜肉馅儿、香葱馅儿、香菇馅儿、牛肉芹菜、白菜猪肉各个口味拿了一些,另外还买了皮蛋瘦肉粥,买好东西,阿虎迫不及待往嘴里塞了一个鲜肉包子,嚼巴嚼巴,满意地舒展开眉头。虽然林墨没在,店里的包子还是那味儿,一个字,香,

  韩父韩母虽然都是在国外出生长大的,但是因为家族原因,除了应酬的时候,几乎一日三餐都是用的是中餐。早餐往往是稀饭、鸡蛋和水果,以及一些精致的小菜,很少吃包子。就算偶尔做,也多是牛肉、鸡肉、鲜虾馅儿的,很少吃到猪肉馅。韩父把几种味道的都尝了一遍,意外的喜欢香葱猪肉馅的,一个口味就被他吃掉了十几个,看得旁边的营养师直皱眉。

  韩母喜欢香菇口味的,以前在家的时候,家里的厨师也做过这种味道的包子,可今天吃的这些,明显多了几分鲜嫩爽滑的感觉。韩母这么大年纪了,依然保持着不错的身材,一方面得益于常年坚持锻炼,另一方面则是有效的控制饮食。经年累月的控制下,韩母并不是重口腹欲的人,可今天竟然有种停不住嘴的感觉,一没注意竟然差点吃撑了。

  准确而言,这种‘停不住嘴’的感觉从遇到林墨,时不时吃他做的菜以后,就开始有了。韩母问过阿虎这才知道,这些包子竟然是林墨家店里卖的,阿虎还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他是如何大早就去排队,在一大堆人里面抢到了这些包子。通过这十来天的相处,韩母打心眼里喜欢林墨,听阿虎这么说,脸上不禁带上了欣慰的笑容。

  “真难为他才十几岁,怎么就会做这么多好吃的?”韩母拉着儿子的手感慨。

  韩勋可不敢暴露林墨重生的秘密,笑道:“这就是天分呗,没准是遗传到了二姥爷和蕊姨的天赋。”

  韩母笑道:“胡说什么呐,化学实验和做菜是一回事儿吗?”

  韩勋胡诌:“怎么不是一会儿事了,你看,那些什么盐、花椒、味精乱七八糟调味的玩意儿,哪样多哪样少,做出来的东西味道都不一样。化学实验也一样,想要做个什么,各种化学原料秤了又称,量了又量,错一点都做不出想要的东西。所以,你说是不是一会儿事儿?”

  韩母顺着韩勋的思维想,觉得好像是有几分道理,不过做菜和化学药剂的差别……韩母发现自己差点儿就被儿子绕进去,瞪着他道:“尽瞎说。”

  “我哪儿瞎说了,你看……”韩勋据理力争,早上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为了招待韩勋一家,林墨早早起床,跟奶奶合作,把昨天泡在那儿的黄豆,用家里的石磨磨成豆浆。在青桐村,豆花是招待客人的必不可少的佳肴之一。老太太做了一辈子豆花,点出来的豆花细白幼嫩,就算林墨亲自动手,也不见得做得比这更好。

  点豆花之前,要先熬原浆,原浆熬开后要用密实的布袋过滤豆渣,再烧开,就成了豆浆。林书端着个大海碗,馋猫似的让奶奶给他盛上满满一碗。老太太一向宠他,给他盛了满满一碗,还不忘提醒他:“你少喝点,冻在冰箱里慢慢喝,不然一会儿可就没肚子装嫩豆花了。”

  林书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刚炖好的嫩豆花是最香的,不管是放糖,还是放辣椒炒豆,都好吃。上次哥哥给他拌的麻辣豆腐脑里面放了鸡丝,特别好吃,一会儿还让哥哥给他办。

  “奶奶,还要做点老豆腐,让哥哥给我做煎豆腐。”

  “好。”老太太满口应了下来。

  林墨在院子里杀鸭子,鸭子是老太太跟村里人买的养了好几年的老鸭子,与鸡不同,鸡越老越毒,鸭则越老越补,鸭肉本身的腥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淡。夏季暑气重,容易让人食欲不振,老鸭肉温补却不燥热,加些泡椒酸萝卜小火慢炖,炖好了鸭肉软糯可口,鸭汤酸中带着微辣开胃又滋补。

  除了老鸭,林墨还宰了两只王栓在荒山那边养的鸭子。这些鸭子养到这么大,一粒饲料都没吃过,粮食成天堆着让它们吃,肥得肠子上都长满了油,生长的周期却不长,正是又肥又嫩的时候,用来烧啤酒鸭最好。

  鸭子杀好了,爸爸和小胖墩坐在旁边拔毛。林墨则磨刀霍霍将另外两只小嫩母鸡给宰了,原本天气燥热他不太想杀生的,小胖墩看了电视里的叫花鸡以后,一直羡慕的不得了,说了好多次让林墨给他做。林墨想着这时节是藕叶长得最好的时候,山上养的母鸡才刚长大,还没开始下蛋,又肥又嫩,用来做叫花鸡正好。叫花鸡需要用火慢慢煨考,林墨索性把中午的主食定成竹筒饭。竹筒饭可以隔水蒸,但是用火烤出来的是最香的。家里刚好有腊肉,再加点野菌干,光想想那味道,林墨自己就咽了口水。

  这种用炭火烤出来的正宗竹筒饭,林墨还是上辈子去云城旅游的时候吃过,那味道至今难忘。令林墨意外的是,他提出中午做竹筒饭时,爸爸居然说他会烧。一问才知道,原来爸爸年轻时候,为了讨妈妈开心,从妈妈那儿问到做法后,自己琢磨会的。爸爸大早出去砍了几十节竹子回来,父子三人把鸡鸭打理出来后,他跟林书一起,把林墨配好比例的米和肉通过竹节一端的小口灌进去,用多余的荷叶和泥封住小口。林墨把处理好的鸡肚子里塞上红枣、酱肉丁、火腿丁、干贝丝以及各种调料,再用荷叶把整鸡裹起来,用麻线系好,外面抹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湿土,待烤。

  家里没有专门的烧烤工具,林建从杂物间里翻了一口废旧的大铁锅出来,找了块熏肉用的最小的钢筋网架在上面,锅里放上烧得通红的木炭,竹节放在中间烧,叫花鸡放在两端煨。没过多久竹子和荷叶的清香同时逸散开来,林书和阿灰丝毫不怕热的蹲在锅边,一人一狗瞪大了眼睛盯着被泥土包裹的叫花鸡,一个悄悄咽着口水,一个垂涎的吐着舌头。

  除了鸡鸭,林墨还蒸了一道黔鱼。黔鱼少刺肉鲜嫩,这时节地里的青椒正辣,切细了,再加上豆豉和茶树菇,放上各种调料,裹上锡箔纸隔水蒸。蒸熟了,辣香四溢,鱼肉鲜嫩爽辣就不用说了,光里面的青椒和豆豉就能让人吃下好几碗饭。

  主菜就这几个,剩下的都是些拌菜和炒菜,如手撕茄子、凉拌黄瓜、凉拌皮蛋、干煸苦瓜、素炒小南瓜、糖醋莲白、青椒肉丝、木须肉、竹笋炒肉,另外还烧了三鲜汤、白菜丸子汤。

  等十点过,韩勋一家到的时候,林墨正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家里小,又没有像样的客厅,林建陪他们小坐一会儿,等竹筒饭烧好后,留林书在那儿继续看着叫花鸡,他带他们一起去外面转悠。

  青桐村就一普普通通的小农庄,只有一望无际的稻田,没什么风景特别秀丽的地方,荒山刚开发出来,只外围少少种了些时令蔬菜,满山都是荒草和成群的鸡鸭,实在没什么值得观赏的地方。

  林建带着韩母他们去给程缓缓上了香后,在周围转了一圈,又回到家里。韩母问了林建许多关于程缓缓的事情,韩勋听着没太大兴趣,便溜去厨房里帮忙。

  就他一五谷不分的大少爷,去了也只有帮倒忙的份儿。厨房本来就不大,韩勋在里面转来转去就显得更小了,林墨嫌他碍手碍脚的,便指挥他去端菜摆桌。等阿虎帮着韩勋把两张桌子在院子里支好,陆续摆上菜,林墨最后一道白菜丸子汤也烧好起锅了。

  入席,大家边吃边闲聊,不知不觉间,桌上的菜就被消灭光了。毫无疑问竹筒饭、酸萝卜老鸭汤、叫花鸡得到了最高赞誉,韩父一人就解决掉了两筒竹筒饭,喝了两碗老鸭汤。韩母和韩勋母子俩含着眼泪跟蒸鱼死磕,明明辣得都喘不过气了,还不要命的吃。小艾伦依然只有吃蒸蛋的命,林书见他胖墩墩的,还有一双漂亮的祖母绿眼睛,非常喜欢,请示过家长后,把叫花鸡肚子里焖得烂熟的红枣碾烂了喂给他。艾伦难得换一次口味,吃完了还想要,韩母怕吸足了油汁的红枣他吃下去不消化,不肯再给他,小胖崽伤心的哭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哄住。

  吃完饭,林书乖乖去洗碗,收拾厨房。韩母继续跟林建、老太太聊程缓缓的事情。林建从床缝里小心翼翼拿出一个老旧的坠子,原本挂着坠子的银项链许多年前就已经卖掉换钱给程缓缓治病。坠子是程缓缓唯一从娘家带过来的遗物,心型的坠子打开来,里面是一张小小的双人半身照,尽管照片上的人小得几乎看不清,韩母还是一眼就认出那个穿着白衬衣的女人就是她的堂姐。

  韩母拿着坠子,忍不住哽咽落泪:“……有没有缓缓的照片?我想看看她……”

  林建身体一僵,一脸沉痛的摇头。程缓缓生前不怎么爱拍照,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只在他俩结婚的时候拍过几张照片。林墨百日的时候,程缓缓提过要去拍一张全家福,奈何家里实在没钱,一直到程缓缓过世,都没拍成,成了林建心中永远的遗憾。后来,王艳艳嫁进来以后,趁着林建不在家,把程缓缓所有的照片全都烧掉了。以至于林墨长到这么大,活了两辈子,都没看到过妈妈的模样。这个吊坠小,当时又被林建当成日后去寻找程缓缓家人的信物,一直贴身带着,才幸免于难。

  ☆、第九十八章 烧烤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韩父看着放在院子角落里用细竹竿做的简易鱼竿,不知怎么就起了想去钓鱼的心思。他从公司退下来,闲着这几年,除了跟老朋友打打高尔夫,最常做的就是养花钓鱼。时不时约上三五好友,在m国各地的湖区扎营垂钓,常常出去一玩就是许多天,没少让家里人担心。

  他一说要去钓鱼,韩母就不高兴了,“你这几年还没钓够呢,”

  老头子略微有点心虚,色厉内荏道,“这叫修身养性,你不懂。”

  韩母想着在林墨家里,也懒得跟老头子吵,摆摆手道:“行,你乐意干嘛干嘛去。”

  老头子难得露出笑脸,转身问林墨:“墨墨,你们这儿有可以钓鱼的地方吗?”

  林墨第一个想到大伯林城家的鱼塘,不过他们家的鱼塘周围只有一圈去年才移栽的柳树,才长了几根枝条,根本没法遮阴,这天气要去晒上一下午,还不得中暑?

  林建跟林墨想到一块儿去了,见林墨没说话,便插嘴建议道:“要不我们去丛山村的山月水库?那水库里鱼多,有几块地方种满了树,阴凉的很。”山月水库建在丛山村,管着下游许多村子的用水,因此并不属于某个村子,镇上派了专门人员看守,负责开闸关闸同时也防止小孩儿去游泳。水库修了几十年了,水从来没干过,每年夏汛的时候,都会有不少鱼涌进去,钓鱼技术稍微好点的人,总能在里面钓到鱼,没人知道里面有多少鱼。看守的人员也很狡猾,水库虽然是公有的,但他们却可以拿着鸡毛当令箭,以安全的名义不准村民们去钓鱼,除非给他们一些好处。当然,这毕竟是工作,哪怕这里的看守人员跟镇上当官的沾着亲,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往往送点烟酒给他们意思意思就行了,村民们也大多老实,这么多年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那么过了。

  林书已经把厨房收拾好了,听他们说要去山月水库钓鱼,立马拉着林墨说:“哥,我想吃烤鱼。”

  韩父喜欢钓鱼,也喜欢吃鱼,他跟老朋友们一起出去野营的时候,没少让随行的厨子给他们做各种鱼,一想到林墨的好手艺,老头子眼睛一亮立马拍板道:“就这么决定了,阿虎你跟豹子一起去城里,多买几根鱼竿,买点好鱼饵,再买个烧烤炉子,让墨墨给我们做烤鱼。”

  阿虎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吃货,提到吃,还能有什么意见?颠儿颠儿的开着车去了城里,往返花了不到一个小时,什么东西都给置办齐了,还很周到的买了一大堆做烧烤的调料、铁签子、刷子等等。林墨看他置办的那么齐全,索性决定今晚不做饭了就吃烧烤。

  鸡鸭山上都有现成的,一会儿宰了腌上带过去就行,家里猪肉、排骨、牛肉、香肠都有现成的,为了招待客人,早上还从地里摘了很多蔬菜回来,什么茄子、白菜、土豆、莴笋都有,香菇、金针菇、平菇、嫩莲藕也买了一些,玉米可以去地里掰,还有奶奶做的老豆腐,再加上鱼,东西相当丰富,做成烧烤妥妥的。

  考虑到水库那边用水可能不太方便,林墨让韩父韩母跟爸爸一起先去水库那边钓鱼,他和奶奶在家把菜准备好了,再过去。韩勋也自告奋勇的留下来帮忙,结果处理起这些食材来,还没林书利索。看着小胖墩洋洋得意暗含鄙视的小模样,韩勋只能默默的磨牙,小舅子什么的,最讨厌了。

  食材有点多,弄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好,阿虎开车过来,把他们接去水库。韩父带着微妙的得意表情向林墨和韩勋炫耀了一番他的成果,结果只有小胖墩看着两只大水桶里十多条大鱼,冒着星星眼崇拜的看着他,小小满足了一把他的‘虚荣心’。

  阿虎早就跟另外两个保镖把烧烤炉子弄好了,阿虎以前在m国的时候,没少跟老爷子出去野营,杀鱼是一把好手。林墨来了以后,他把炉子交给林墨,拎着水桶去找水库管理员,麻利的将这些鱼开肠破肚。林墨站在树荫下面,一边串菜,一边跟韩勋说:“没想到姑老爷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