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6章第九十二章陆远的造诣有多深(1 / 2)

第246章第九十二章陆远的造诣有多深

第九十二章 陆远的造诣有多深

赵一白为什么不相信科曼?直觉。当他看到一个明明拥有足够阅历去老成持重,以沉稳的姿态来表达这次事件后的描述时,眼前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不断辩解,想要令人相信的样子。这是一个在美国心理学界极具分量的心理医生,是学术界非常尊崇的教授,更是备受陆远敬仰的老师,他,应该这样吗?

看过太多太多经历突发状况的表情后,赵一白对这种人,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他不信科曼,又没有证据证明科曼说的是假话,偏偏,这位教授所提供的证词,又逼得警方不得不去对日尔科夫进行调查,一切,都很奇怪。

当然,赵一白不认为科曼教授是那名凶手,起码两人的行事风格不符,他想知道的,是科曼教授到底隐瞒了什么。

刑警队的审讯室里,日尔科夫坐在那看着眼前的三个人,陆远依然站着,赵一白和李慕坐在桌子后面一言不发。这是个很尴尬的局面,主要是日尔科夫的回应太滴水不漏了。

“今天早上五点至七点这段时间,你在哪?”

“家。”

“就是说,没人能证明这段时间你的具体位置了?”

“我买过一个煎饼,卖煎饼的人可以证实,因为他没找开一百块钱,还说可以下次给。”

“流动摊位?你的意思是让警方去海市找一个不知道是否存在的煎饼摊?”

“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是固定摊位,反正每天早晨一直到九点,煎饼摊老板的三轮车都会在小区楼下。对了,你们可以去查监控,小区四周都是街道,如果我离开过,路面监控一定会拍到。”

他把话给堵死了。

这种自信,做事的把握,和事后细节性的东西与案发凶手太过吻合,但,日尔科夫凭什么有这种自信?科曼明明都敢站出来指证他了!

“出,什么事了吗?”

日尔科夫问了一句。

没人回答他,赵一白重新提问道:“两个月以前,也就是夏天的时候,你有没有去过常州?”

当陆远家小区的监控还没查出结果,从另一件案子上搞定日尔科夫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可以直接打击他的自信,只要对方没有算计到这一点,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迟疑,当这种表情出现,哪怕只有一瞬间,眼前这三位专业人士就能马上抓住。

“我是外国人,在这个国家无论购买火车票还是飞机票都会留下痕迹,你们为什么不直接问问相关部门?”日尔科夫很轻松的笑了一下,笑容过程中,眉头处川字型褶皱和科曼形容的完全吻合,一看就是时常皱眉才会留下的印记:“如果问我的话,我会告诉你们,我一直都在海市,根本没离开过。”

李慕没想到日尔科夫竟然能准备的如此充分,对任何问题都应答如流:“你可能不太知道,你的话,会在调查后验证真假,而这份调查,很有可能会在日后成为法庭上量刑的标准,也就是,是否存在认罪过程,还是恶劣的抗拒指认。”

“那为什么不去查呢?”

陆远开口了:“别着急,查,是一定会查的,不过所有事情都需要时间,在此之前,我们有权扣留你。”

“不如我们聊聊别的事好了,你和艾莎是怎么认识的?”

陆远说话间聊起眼皮看了过去,很有一种针锋相对的感觉。

日尔科夫收敛了笑容,将并没有被拷上的双手十指交叉后,放在了脑瓜顶上:“你真想知道?”然后看着赵一白:“唉,我很奇怪”又看向了李慕:“这世界上怎么会有男人利用公权要逼前妻的男朋友说出这种东西?”

李慕耸耸肩,算是回答的说道:“我也挺奇怪的。”

赵一白则更直接一些:“你还是说吧,他可能是个变态。”

陆远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在这种时候打岔,马上纠正话题道:“这是在办案,不涉及私人情感,即便涉及,也只能说明,身为艾莎前夫的我,已经放下了。”

啪。

他弯下腰,用两只手重重拍在了李慕和赵一白的肩膀上,来提醒他们,同仇敌忾。

“派对上认识的”

“大点声!”

日尔科夫听到陆远的刺激,竟然没有任何表示的提高了音量,很顺从的说道:“派对上认识的。”

他没有被激怒,也没有怨恨的眼神,和科曼教授说的一样,在这种环境下,那紧锁的眉头放平了,整个人轻松的根本不像是被审问,后背,竟然往椅子上贴了过去,小腹微微翘起的让整个身子摊在了椅子上。

“还想听吗?”日尔科夫竟然在这种压力下,开始扮演刺激者的角色,要逆袭:“那是一个很平民的派对,事后我问艾莎,她怎么会出现在这种派对里时,知不知道她是怎么回答的?她说,不想在洛杉矶中档住宅区的派对里看到熟悉的人,想起不愿意去想的事情。”日尔科夫补充道:“陆教授,那些事,和你有关吧?那些熟悉的人,也和你有关吧?”

这个看似给自己挖坑的话题,让陆远做出了基本判断,这不是个会在警察局里面对公权屈服的人,甚至可以说在任何压力下,他都会找到自己的方式反抗,这种人的抗压性很强,弹力很大,还具有很快的反应能力。

对,这个话题根本不是个坑,不是陆远闲着没事旧事重提,是想看看日尔科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符合自己对凶手心里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