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5章第二十一章 这是个高手啊!(1 / 2)

第175章第二十一章 这是个高手啊!

第二十一章 这是个高手啊!

不是什么难度极高的名曲,也不是那些富有含义的音乐,陆远利用这小小的电子琴所弹奏出的乐曲不过是外婆的澎湖湾,可神奇的事情就在这一刻发生了,苏合竟然在乐曲中安静的听着,一动也不动。

魏博宁有些无法理解了,这和他毕生所学的根本对不上号,满脑子都是问号,想不通这个带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怎么能办到这一点。

惊讶。

苏德目瞪口呆,他这个一直在照顾儿子的父亲竟然还不如人家才见到这孩子不到半小时的犯罪心理学家。

有趣的是,陆远使用的招数一点都不高深。苏合喜欢的是什么?是声音,电子琴发出的美妙声音,他在不停拍打电子琴就是想让自己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利用这个声音让恐惧消失。那么,这个时候作为心理医生应该做什么?不是拿出手机放音乐,把你认为最好听的流行歌曲都放进曲库,那和苏合所要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相反,只要将电子琴杂乱无章的声音稍微做一个改变,就会引起他的极大兴趣。

自闭症的孩子往往的无法快速接受新鲜事物,那由患者已经习惯的事物中做出一个变量,让苏合所熟悉的东西在极度依赖的情况下产生改变,就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心理学最注重的是什么?

别说心理学,这个世界上任何学科最注重的都是试验,叶欢,恰恰拥有亲自上手后的宝贵经验,而陆远分裂出了叶欢的人格,也就拥有了这些自信。

可是,陆远并没有盲目的上手,他先进行了铺垫,用两只老虎乐曲对苏合所了解的声音世界进行了铺垫,随即再弹奏出外婆的澎湖湾以是水到渠成。苏合没听过其他音乐么?不,他肯定听过,被魏博宁治疗过的他不光听过,还常常听,这就是所谓的音乐疗法。可魏博宁为什么不行,因为方法错了!

音响也好、电脑也好,这些东西播放出的乐曲远没有人手弹奏出的直观,当我们听到乐曲的时候也许会感觉心情舒畅,但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弹奏出乐曲的时候,会钦佩的,是这个人。

所以,苏合才会用仰视的目光看着陆远,由此,产生崇拜,变得安静。

陆远弹奏完乐曲,轻声问了一句:“还想听吗?”

交流。

这是他第一次和眼前的这个自闭症患者进行交流,要是没有之前的铺垫,苏合对他的反应恐怕和魏博宁一样,甚至还不如那个心理医生,但,有了那一切之后,苏合竟然昂起了头,看着他。

陆远笑了,伸手撑地站起,把电子琴还给了苏合后:“我教你好不好?以后,你可以自己弹奏出同样的曲子。”

苏合没有说话,只是,那个完全把自己隔绝在冰冷世界中的孩子竟然咧开了嘴,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陆远需要的,他不需要用任何治疗方法,也不需要把针头和各种仪器都摆在别墅里对苏合进行检查,这个男人要的就是和苏合产生交流,毕竟自闭症这种疾病最大的隐患就是交流障碍,偏偏这种交流障碍来源于患者自身。他不愿意,你拿来全世界最好的东西也没用,他愿意,也许只是一句话就能与其进行沟通。

哪怕,苏合依然没有开口。

对。

苏合还是保持着沉默,问题是这种沉默和之前大不一样了,他看着陆远,脸上挂着笑,属于孩子的快乐似乎终于回来了一点,这一点点正常表情仿佛让活在冰封世界里谁也进不去的苏合开始闪光。

不,不是真正的闪光,是苏德这个父亲看惯了儿子没有表情所落下的愁眉不展后,终于看到了改变时的欣喜。常年考全班最后一名的孩子只要前进一个名词父母就会很骄傲,他们也知道往后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但是,这种骄傲无法掩盖。

自己的儿子笑了,他笑的,笑的

苏合出生后不久被诊断为自闭症以后,这个家似乎就失去了所有生气,家里人每天唉声叹气,苏德则要强打精神的去奔波、忙碌。当然,也有好的时候,很偶尔的,苏合在长大后说出了一两个字或者做出了期盼交流的行为,这时,全家人都会激动的整夜睡不着觉,期盼着病情好转,也许明天自己的儿子就会露出灿烂笑容和其他孩子一样。

这种希望,会让苏德躺在床上不断畅想,然后,迎接他的,是再次的失望。

现在的苏德,看见孩子露出笑容的时候已经很会克制内心的雀跃了,他依然很高兴,还是期待着长生天降下恩赐,却对失望不在懊恼,痛苦被习惯以后,日子才会不那么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