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第九章 正戏开罗(2 / 2)

嘀、嘀、嘀。

电话声响了,陆远转过身背靠着房门望向地下室方向接通道:“喂?”

“哥,关于废弃道观作为案发现场的线索我还没查到什么,可我找到了在案发现场周围还有一件悬案没有解决。我怎么老觉着8.23大案里好像藏着什么东西咱们还没找着,你有兴趣么,我去找你,咱哥俩聊聊?”

是郑义,陆远永远不会认错他的声音,哪怕没看来电显示:“过来吧,8.23大案并不是整个案件的开始,在这个案件发生之前一定藏着一些东西。”

这不是瞎说,陆远曾为8.23大案的凶手下过定义,他说凶手被深深的伤害过,那么,是什么伤害了凶手?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郑义的刑侦思维提醒了陆远,也许那尚未解决的悬案能和8.23大案联系上,没准凶手就是在那件案子里被伤害了。更重要的是,除此之外,陆远并没有得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那行,我这就去接你,哥,这回您得帮帮我,我这都科员快挂长了,破了这件案子没准就能升上去,要不然,这科员的身份连专案组都进不去。唉,哥,你干脆陪我一块去一趟得了,反正路也不远,天黑之前咱俩就能赶回来。”

郑义真的是越来越圆滑,既怕自己去了漏过了什么线索、又怕这条信息万一是真的错过了立功的机会,这才有了这通电话,不过,这也是郑义真正聪明的地方。他不藏着掖着,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基本一致,连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都直接告诉你。他这番话就等于在说:“哥,这回你要是找到了线索可得算兄弟我的了,兄弟占你一回便宜。”

当初,要是艾莎也这么说,自己怎么可能起诉?

“来接我吧。”

陆远回应了一声,随后挂了电话。

郑义开车赶到后,陆远走出了家门,他坐在副驾驶位置上闭着双眼,而郑义,连衣服都没换,一看就是昨天晚上查了整整一夜。

“哥,我查了,上次死人的废弃道观附近一共有三个村,要说悬案,这三个村内都有,不过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小案,可命案案犯没有归案、还在追逃当中的大案倒是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岭村。”郑义咧开嘴笑了一下:“嘿嘿,哥,我把所有案件资料都带来了,就放在后座上,要不,闲着没事的时候,您瞅瞅?”

陆远点点头,问道:“说说追逃的案子。”

“这是个很奇怪的案件,案件始于村里屠户一家被杀的灭门案,不过这个案件还没等报到刑警队就给破了,村上赖姓男子玩了一夜牌凌晨回家的时候亲眼看到名为姜春阳的大学生从屠户家跑出来,姜春阳浑身是血,神色慌张。后来咱们刑警队到了案发现场,通过凶器上的指纹和地上的脚印证明了凶手就是姜春阳。不过,这个案子是半年前发生的。”

陆远听着,稍稍侧了侧身,问道:“案件起因呢?”

“没有。”

转过头,陆远看着有点发虚的郑义问道:“这还不叫悬案?”

“真没有案件起因。”郑义解释道:“我找了所有档案,没有一个档案上写着事件起因,更何况这是灭门案,姜春阳一人杀了苦主全家,没人追我们已经做了能做到的全部,网上追逃、通缉令,哪怕这小子住个店,或者在高速公路上经过,我们都能知道他在哪,可是,他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而采证人员记录的笔录上写的所有村民口供都能证实这个姜春阳和屠户一家没有任何交集,两户一个住在村东头一个住在村西头,西岭村又是有一千多户人口的大村,有两家人家没交集太正常了,这才弄出了一个没有原因的死局”说到这,郑义都显得有点惭愧。

咱们国家警队的资源配比为‘命案必破’,更有‘快三慢五不过七’的说法,也就是指在所有资源都用在命案上的大环境下,命案破案时间为快则三天、慢则五天、怎么着也不能拖过一个礼拜。呃,这是指一般的案件,难度过大的案件也会适当的放宽破案时间,但陆远还真没想到海市内还有长达半年之久没有破获的案子,他以为8.23大案这种一个月没破的案子已经够一说了。

“哥,昨天晚上我想了又想,总觉得8.23大案是高智商犯罪,凶手对警察所有侦破步骤都掌握的十分清晰”

“怕了?”

郑义回应道:“怕到不至于,就是有点心里没底,你说赵一白、李慕那些大手都在专案组没什么作为,我~”说话间他拉着长音:“我一个没头没脸的小警察硬往里插,合适么?”

他补充道:“说真的,要不是升了官能多拿俩钱儿,多点津贴,我真不往这上边凑,多操心啊。”

“跟你说个故事。”陆远望着车窗外的公路说道:“在美国的时候,fbi那些探员就不怕高智商犯罪,智商越高考虑的越多,顾虑的越多,破绽也就越多;知道他们怕什么嘛?怕在辽阔的美国西部农场边上两个陌生人发生了冲突,没有原因的直接杀人。在那,没有监控、也没有证人,也许发现尸体的时候只剩下一堆白骨,让你查都没法查。类似的案件,我见过的起码超过二十起,这么多案件全都被安放在冷案处理局的档案柜里,能侦破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郑义琢磨了老半天,开口道:“哥,真的假的。”他眼珠子瞪的老大,在红灯亮起、停稳车后,扭头看着陆远。

陆远道:“你觉得呢?”

黑色普桑在变灯后顺着公路拐下进入了村落,再次拐弯后,一个大院出现在了陆远眼前,院落大门上挂着‘西岭村派出所’的牌子,大门门口,还立着警示牌,上边写着‘执法带齐三证、执法通’的字样,而那白墙蓝瓦的沏色,特别符合陆远印象中派出所或者警务工作站的样子。

嘀、嘀。

黑色普桑在派出所门口开始鸣笛,协警从门楼里跑了出来,将牌子快速挪走后,郑义开着车扎入了派出所。

陆远永远不知道在西岭村他会看见怎样的一幅景象,也不知道这其中的震撼让他这个在海市这座不怎么开放的城市土生土长的人,差一点就在这儿,彻底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