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章:傻子(1 / 2)

第二十二章:傻子

我用手蹭了蹭,笔墨竟然晕开了,看来刚刚写上去不久。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并没有看到什么人。

此时我全身酸痛,所有细胞都在呼喊我躺下来,好好抻个懒腰。工作之后我很少参加体育活动,这大半天的运动量让我有点透支了。

我把几把椅子放在一起,躺下来。

Asa在一把椅子上吹了吹,然后很不情愿地坐下了,低声说:“也不知道阿姨现在怎么样了。”

我有些恼火:“我刚刚忘了这件事,你又提。”

他说:“你这是掩耳盗铃。”

我很矛盾,我希望我妈发现了危险的存在,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又希望她什么都不知道,每天依然没心没肺地出去玩麻将,等我找到“错”出去,悄悄把事情摆平……

外面哗啦啦下起雨来。

我朝外看了看,说:“也不知道那个四爷带没带伞。”

Asa说:“放心吧,哪个女孩出门不带伞。”接着他又说:“怎么这么多人都知道404有‘错’?”

我说:“这是好事儿啊,至少说明我们不是捕风捉影。”

Asa看了看我,冷不丁说:“你对四爷有好感。”

我一下就坐了起来:“胡扯。”

他说:“你别不承认。我早就发现了你的规律,你平时说话总带着东北口音,但只要碰到你在意的女孩,你就会变成标准的普通话。”

我不服气了:“我平时说过哪句东北话,你举个例子。”

Asa摇摇头:“我举不出来,东北话的特点主要在语调上。我只想提醒你,不要在一个荒凉的地方投入爱情,等回到城市之后再看看,如果你依然喜欢她,那时候再开始。”

我说:“为什么?……噢,我懂了。”

雨停了,不过外面黑得就像日全食一样,让我想起了北京刮沙尘暴的时候,大下午的,路灯和车灯就全开了。

我看了看手机,说:“现在太晚了,就算我们找到办公大楼他们也下班了,今天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Asa左右看了看:“怎么住?”

我说:“铺上睡袋就行了啊,难道你以为这地方还有宾馆?”

Asa就不说话了。

我站起身来,说:“我们把行李留在这里,出去转转,没准走着走着就被‘错’绊倒了。”

Asa说:“丢了怎么办?”

我说:“这地方哪有人。”

接着,我们把行李箱和背包放在了教堂的一个壁龛里,然后就出去了。Asa摘下了脖子上的红色围巾,系在了门口的苹果树上,我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我们迷路了,这个围巾就是航标灯。

依然能听见淅淅沥沥的水声,那是教堂雨搭上的积水不断落到地面上。刚才雨势那么大,404的路面上竟然一点积水都没有,说明这座城市的排水系统完好。

天暗得令人喘不出气,我和Asa举着手电筒,顺着主路朝前走去。

路边底商的门匾都不见了,东西也搬空了,不知道它们过去是餐馆还是旅店还是台球厅还是五金店。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牌匾,上面写着:城南供销社。这个词太有年代感了。

Asa嘀咕了一句:“供销社……”

我说:“大概等于现在的沃尔玛和家乐福吧。”

供销社门口立着一排宣传橱窗,海报糊了一层又一层,大都残缺不全了,有最早的“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到改革开放的宣传语,再到核工业后续处理的安全条例……一个小小橱窗简直就是一部编年史。

窗户都碎了,就像一副眼镜没了镜片,门框上还贴着对联和财神爷,已经人去楼空很多年了,财神爷还笑眯眯地守在这里,他在护佑谁?

我们走进去,看到了空空如也的货架和柜台,墙上还残留着褪色的标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标语旁挂着挂历,摇摇欲坠的样子,上面的年份是1996。二十多年了,挂历上的女郎并没有变老,只是色彩脱落了,眼黑变成了眼白。

供销社整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具和农药的区域,一部分是日用百货、食品和文具的区域。

一个货架最上面居然还放着一个老式暖水壶,上面印着梅花图案,如果把它带出404,应该可以当文物出售了吧?我把它拿下来掂了掂,里面还有水。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手太凉了,我摸着壶身,竟然感受到了一丝热度……

一个柜台上贴着一幅广告画,一只海鸥在大海上翱翔,海鸥旁边是一块机械表,看来,这排柜台当年出售的是海鸥牌手表。

接着朝前走,我看到地上扔着一个价签:手电筒,1.2元。在八十年代,这估计是天价了,怪不得有人说手电筒也算家用电器。

我还看到了一排卖日用品的货架,残留着几盒火柴,车轮牌的。我拿下一盒,抽出一根火柴划了划,没有火星儿。

角落有个桌子,类似商场的收银台,桌子上贴着三个字:入股处。当年的供销社还能入股?看来我得好好补补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