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89.年代2(2 / 2)


探春看蒙萌版迎春还是和一直以来的二木头一样,不由觉得索然无趣,圆了一下自己的话:“我这不是和二姐姐开玩笑嘛,我们太太菩萨一般的人,最是公正心好了。”便不在理会迎春。

蒙萌看探春开始翻看桌子上的书籍,明显不打算再和自己说什么的样子,不由舒了一口气,也翻开自己桌面上的书籍,发现是讲诗词韵脚的。

蒙萌刚发现自己穿来红楼,便对书中大家作出的诗词极为感兴趣,一看到书籍的内容,一时不由看进去了,等女先生来了才回过神。

出乎探春预料的是,老太太那边并没有让人叫人,于是今天上午蒙萌和探春一起学了一上午的作诗,午休之后又学了一个时辰的弹琴,才算放了学。

在蒙萌沉迷书籍的时候,蒙爸派出去请人的小厮也带着贾赦养的清客过来了荣国府。

“学生见过东家。”小厮带来的两个清客都是三十余岁的样子,面白无须十分清瘦,看着特别有读书人的气质,蒙爸心里都不由暗暗嘀咕贾赦选人是不是要选外表,看着像是读书人才能入眼?如果是按照外表选的话,这两个清客的水平能不能过关啊?

即使水平不过关,蒙爸也没有别的选择,毕竟蒙爸的古汉语水平别说贾赦,可能连书房的书童都比不过,除了相信贾赦的眼光之外,蒙爸也别无他法。

所有的想法只在一瞬间,蒙爸在两个清客见礼之时,赶紧起身说:“不要多礼。”

“不知东家今天让学生们过来,是要写什么折子?”其中一个清客甲问道。

“昨天是犬子成婚的日子,我想着他已经成亲,算是成人了,也要外出多和别人家交际一下,想把身上的爵位给他,让他提前袭爵。”贾赦话音一落,就看到两个清客颇为惊讶的神情。

“东家正值壮年,正好可以帮令公子铺路撑腰,何必这么急着退?”清客乙一时不察,将心里的话问出口。

“这正是我找你们的第二件事。”蒙爸故作高深道:“当年荣国公随大流问国库借了银子,我想着琏儿已经成婚,下面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婚嫁都是七八年之后的事情了,趁着这段时间库里有余银又没什么大开销,将问国库借的三十万两还了,正好最近听说国库吃紧,皇上也许高兴之下不让爵位降等。”

“东家这么一分析也算有理,但如果想着要不降等袭爵,还银子的方法还是要琢磨一下。”清客甲思索道。

“东家一片拳拳为子之心,或者折子可以从这方面做文章。”清客乙也建议道。

“此话怎讲?”蒙爸问。

“前头义忠亲王坏了事之后,当今便看不得父子兄弟相残,东家应该也是知道的。”清客乙压低了声音说道。

蒙爸心想我不知道啊,但还是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

“最近圣上又使人关照义忠亲王家眷,想来是又想起了儿子,这时候东家上折子说自己知道朝廷国库空虚,出于忠心还国库银,同时担心子孙,出于一片爱子之心希望将爵位传给儿子,肯定挠到圣上的痒处,圣上很可能准了不降等袭爵。”清客乙解释道。

蒙爸觉得清客乙分析的挺有道理,点头赞同,“那么就按照这个写折子吧,要麻烦两位先生了,不知能不能今天写出来,我马上使人递上去?”

“何必提麻烦,东家折煞学生了,今日之内当无问题。”二名清客对视一眼,由清客乙做了回答,二人自然退下去写折子不提。

把写折子一事搞定了,在等二位清客写好的时间里,蒙爸决定先去找蒙妈,解决一下书房众多通房丫鬟的问题。

最近金陵的街头巷尾都流传着一些为了升官发财卖女儿而受到报应的故事。

老百姓们一是觉得当官的卖官鬻爵应当受到唾弃,二是喜欢看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的故事,加之最近的故事有灵异的报应,有轮回的报应,也有现实的报应,一时间由蒙萌操刀营销,女学众女学生主笔的话本在金陵流传甚广。

这一天薛宝钗、林黛玉和蒙萌不约而同的和家里兄弟一起去到茶楼听评书,三兄妹、姐弟相遇,除了薛蟠之外都不到需要避讳的年纪,薛蟠作为最大的哥哥,只能为妹妹和贾家、林家姐弟五人腾出一间包厢,自己反而是坐到了观众席。

“却说那朱家卖了女儿,收获了好大一笔银子,不仅给儿子捐了官,还用那用剩的部分给老子儿子都买了房十五六岁的年轻丫鬟贴身伺候,一时间朱家镇的人都流传着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歌谣,人们一时之间攀比起了谁家女儿卖出去的价格更高。”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

原本茶楼里的议论声顿时静了下来,等着说书人说接下来的片段:“这朱家老少爷们是快活了一辈子,提前给自己捐了无数功德,就等着下辈子也投胎做个好命人,结果黑白无常一来拘人,便把人扣上锁链带到了判官那里。”

“可怜这朱家老少爷都提前准备了冥钞,就等着贿赂黑白无常和判官,谁知这地府和人间不同,人家是铁面无私该怎么判怎么判,判官一看朱家父子的履历和对朱家镇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朱家镇的女孩死于非命的数字显著提升。得了,您两位不用想投胎的事情了,先去油锅里过上三十年,再去干个几百年苦力,等啥时候身上的作的孽被赎干净了,再去投身畜生道,下辈子做一头真猪吧!”

说书人语调诙谐,说的引人入胜,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茶楼里想起了阵阵笑声。

蒙萌和林黛玉、薛宝钗相视一笑,想起了那些想出了无数个报应脑洞的女同学们。

看到计划开展顺利,蒙萌一行人也没有多留,趁着几人穿的都是男装,又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不等的小孩子,看不出性别之分来,于是从路上边走边逛打算一路逛回家。

几人带着才四岁的林弟弟也敢一路逛回家,一路上操心的便成了薛蟠,不仅要看着林弟弟不要丢了,注意着几个妹妹不要被磕碰到了,还要给弟弟妹妹们看重的东西付账。

薛蟠感觉自己的荷包在暴风哭泣,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也许撑不过今天。

几人走着逛着,突然发现前方里里外外围了三圈人,秉持着有热闹不凑白不凑的原则,几个小孩试图凭借身高优势去往内圈看热闹。

几个小孩子挤的开心,确急坏了薛蟠、宝钗和蒙萌三人,都是半大的孩子,让人拐走了怎么办?连忙让小厮丫鬟跟上去护着,三人也在下人们的协助下往里挤。

挤来挤去好不容易逮住了跑进去的贾琮和林黛玉姐弟二人,一向好脾气的薛宝钗也忍不住教训三个小孩:“这么多人你们就往里面挤,也不怕被拐了,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算没被拐,那么多大人挤在一起,哪里看得见你们几个小孩,万一踩伤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