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五章 闻远行,潇娘忧椿萱(上)

第四十五章 闻远行,潇娘忧椿萱(上)

听庄毅说要让女儿跟着未婚夫婿一起离京,庄夫人沉默了。自从庄雨潇降生,十几年来从未离开庄夫人膝下,如今乍乍的要千里分别。虽然早就知道女儿长大了终归要离开父母嫁入夫家,心里也是有所准备的。没想到刚刚纳征便要千里分离,作为母亲,庄夫人自然是万难割舍的。

可是,庄夫人毕竟是经过世面的世家夫人,孰轻孰重看得十分清楚。眼下庄雨潇的处境自然是越快离开京城越好,早一天离京就多一份安全。作为母亲纵容不舍,为了女儿的安危只得忍受分离之苦,尽早送女儿离京。

庄夫人狠了狠心,抬手用手里的帕子搌了搌眼睛,将眼角的湿意拭去,长叹道:“就依相公吧!明日妾就和韵娘为阿潇挑选陪嫁的侍女仆妇。衣饰,帐幔被褥等物一半时做不出来。韵娘的妆奁还没动呢,先挪来用着。日后再加倍给韵娘添补也使得。田庄土地只要查点出来,预备好地契就行,倒也简单。其他的古物玩器等易碎之物,三牲六礼等活物不宜长途携带,不如折合成钱币或是金锭。总之,尽你我所有置办吧。莫让阿潇被罗家看轻了才好。”

“夫人想得很周到!就这样安排吧。这么多物品只怕三两日不得打点完毕。我意欲让阿潇随罗成先行离京,金梁和韵娘携带妆奁随后起行,到涿郡之后先在咱家的私宅安置,等到吉期就从那里发嫁,各处都方便一些。我凑请致仕的表章应该快有消息了,若能如愿,我们便可离开京师,到那时安置在涿郡也好,回故土也好。总之,远离是非,也可安享晚年了。”庄毅揉了揉太阳穴,神色略显疲惫。

庄夫人连忙服侍庄毅登榻,各自安寝。

次日一早,罗成起身梳洗之后,便命罗春遣人回馆驿告知杜文忠整理行装,安排启程日期。又命罗春带话给张公瑾,挑选出一百名以一当十的部曲暂且留下来保护庄府的安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罗成方在庄府侍童的引领下拜见庄毅,请安已毕,商量起行之事。

女儿家出行,且是千里长行,需要做的准备实在繁琐。单是随身仆妇婢女的挑选就很费了一番功夫。要捡那心灵手巧,忠心为主,安分守己,模样行事都上得了台面的。除了庄雨潇自幼随身的乳母裴氏;两个乳姊纱云,丝雨;随身侍女冰琴、霜琴、云琴、雨琴;庄夫人命府里主事娘子另外选了三十名老成稳重的仆妇,五十名伶俐勤快的婢女。随庄雨潇同行,随起服侍。

庄金梁又在家丁中挑选了一百名身强体健,有些武艺的随行作为护卫。挑选了随行人员,又要安排车马,各色应用之物,足足闹了大半日方渐渐妥当。

按理说:庄毅是三品官员,庄雨潇是庄毅的女儿,应该按照假三品外命妇的标准安排随行人员。但是,事情紧急,没有那么多时间做准备,只看着不过于寒酸便罢了。

前面忙碌异常,后院也不清闲。庄夫人和兰氏说了要暂且借用兰氏的妆奁,日后加倍添还。兰氏当下慨然应允,笑道:“说什么还不还的,我的妆奁也是府里的财物,给小妹添妆是分内之事。”庄夫人携了兰氏的手着实夸了一番。兰氏便带着仆妇侍女回到自己的院子,开了库房,按着前日拟好的单子搬了物品出来,逐一查点完毕,命仆妇们登记在册,装箱的装箱;装匣的装匣;捆扎的捆扎;……

兰氏则拿了登记的单子来见庄夫人,有没有的,或是数量不够的,请庄夫人另行筹措。庄夫人看过,命仆妇开了自己的妆奁,捡那些式样不太过时的把不足的份额添上。

庄雨潇晨起刚刚梳妆完毕,正在房里看书。乳母裴氏在院子里和冰琴等人说话。庄夫人便派了侍婢来说话,“裴娘子!夫人命婢子来说话,相公和夫人意欲命小娘子明日随罗郎子一同离京,请裴娘子为小娘子准备行装。

裴氏早起时,已经隐约从庄夫人身边的室女口中听见了一些风声,只不敢作准,故而不曾向庄雨潇提起。现得了庄夫人的话,便知是准上加准的了。连忙问道:“夫人安排了谁跟着小娘子?也好让她们一并准备。”

“裴娘子,裴家两位姊姊,小娘子贴身的四位姊姊一同跟着。其他的人夫人自会点名派遣的。”

裴氏应着,打发走了侍婢。唤来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云琴等人为庄雨潇整理行装。众人领命,各自去忙。

庄雨潇在窗下听见外面说的话,不禁一愣!未嫁之女先跟着夫婿离家,这于礼不合。若非有什么意外断断不能这样行事的。想是入名册之事不能善了,所以父母才这样安排。庄雨潇秀眉紧锁,不免替父母担忧。放下手里的书册,缓步踱出绣房,站在廊下看着侍女们往来于院中,晾晒整理行装。

“阿奶!……”

裴氏见她出来,连忙步上台阶,说道:“潇娘不在房里歇着,出来做什么?大清早的怪冷的。”

庄雨潇没接裴氏的话,只蹙眉担忧地说道:“父亲做出有悖常理的安排,必定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不知道父亲能否平安度过难关?”

裴氏笑道:“潇娘这是多虑了!相公最是谨慎持重的,更何况还有罗郎子在呢,怎会轻易犯险?既然做出了安排,必定有万无一失的对策了。潇娘尽管放心。”

庄雨潇听裴氏这样说,一颗心才略松了一松,笑道:“可见是‘关心则乱’了。”

“潇娘是孝顺女儿,担心相公的安危是人之常情。”裴氏笑道,“潇娘有什么要单意预备出来带着的物品?告诉她们一声,也好收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