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楔子

楔子

“春风催白雪,羞落几红妆。

何惜胭脂色,因步学海棠。

红烛迎风短,金鸾对镜迟。

素辉窗格透,月也学相思。”

“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

庭院里的催妆诗,伴随着笙管笛箫的和鸣,吟诵了一遍又一遍,帮声的人也附和地大声叫嚷着。

后院,一座精致古雅的绣房内,绣带飘飘,珠光闪耀,人声噪噪。

梳妆台上,如圆月般的瑞兽葡萄菱花镜里,映出一张羞杀芙蓉般的少女俏脸,工致的无可挑剔的五官,吹弹可破的肌肤,无一不向人们昭示着那少女的美逸如仙。

少女的身后,一位年约五旬上下,端庄雍容的妇人正细心地给映入镜中的人,梳理着云霞般的秀发。一边绾着发髻一边口里念诵着梳发歌。

旁边,面貌秀丽的妙龄侍女们用荷叶盘托着各色首饰,不时递过几树攒珠累丝的凤钗,几个点翠的翠翘,两副缀珠嵌宝博鬓,一条嵌宝盘花珍珠项链……最后递过一朵顶金丝编成镶嵌着宝珠美玉的花冠。

半个时辰之后,菱花镜里的美人,便已从双鬟丫髻的少女形容,变成了凤髻云鬓的少妇模样。

两旁服侍的侍女连忙拿过素纱内衬单衣,青罗翟衣,一件件服侍自己的主人穿在身上。然后,扶着主人坐在床边边,换上兰木做底的云头宫鞋

刚刚收拾完毕,“妹妹可曾大妆完毕了?”

伴着话音,帘栊一起,从外面走进来一位妙龄少妇,锦衣华服很是雍容。中年妇人连忙福身回话,“回兰娘子,雨潇娘子已经大妆完毕了。”

被称作“兰娘子”的少妇笑容可掬地走到妇人口中所称的雨潇娘子身边,浑身上下打量了半晌,笑说:“哎哟!妹妹开了脸更好看了。怪不得能让罗家郎子一眼相中呢。”

雨潇娘子顿时俊颜绯红,微微低着头,轻声嗔道:“嫂嫂再是这样没正经,回来告诉兄长罚你。”

兰娘子笑道:“好妹妹,我夸你一句罢了,怎么是没正经?你听,前边罗郎子已经迎亲来了。快随我到前面祭拜宗祠,登堂迎候。”回身令侍女仆妇等,“扶雨潇娘子登堂。”

几个侍女连忙过来扶着已经是新娘妆扮的雨潇娘子走出卧室。

转过几道院门,从一侧门进入正室,转过屏风。兰娘子引雨潇娘子走到香案前边,令年长有身份的仆妇拈了香。侍女慌忙拿过拜垫放在香案前,扶着雨潇娘子平礼而拜。拜罢,几个侍女扶着雨潇娘子在一副铺着锦绣坐褥的新雕马鞍上坐下。仆妇连忙张挂起几重素纱幛幔。

兰娘子含笑说:“妹妹,请在此稍后,少时罗郎子进来好行典雁礼。”说完,便领着仆妇侍女们退出纱幛,出了正室,赶到院子外边迎请前来迎亲的郎君进去。

纱幛后的雨潇娘子见身边没有旁人,慢抬素手悄悄从贴身的衣袖里取出一幅卷轴,轻轻展开铺在膝上。

这是一幅绘制在锦香绢上的工笔仕女。画面上,立着一位年约碧玉的美丽少女,正以手扶竹,举目望月。她秀眉微蹙,似乎在思念着远方的良人。

旁边用钟王行楷题着一首小诗,“雪落苔痕浅,夕寒易水深。相去山叠水,思看阙里云。”笔迹苍劲,刚毅中微微透着几许柔和。落款题着:“听荷,浩庭,某年某月”几个小字。留白处用朱红印章印着“罗功然印”四个梅花小篆。

雨潇娘子细细地看着那副画,美逸的脸庞泛起一抹浅浅的绯红,一幕幕恍如梦幻般的往事慢慢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