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节(1 / 2)





  陈泽摇了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拍到脑后,万分仔细的交代了从吴国去博陵需要注意的地方,虽然这些话他已经反反复复的对霍明明说了三四遍了。

  霍明明耐心的等他说完,陈泽见她如此认真的看着自己,心中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突然想要将她留下来,长长久久的住在他的淳化殿内,只是话至嘴边,却道:“这一路你要保重。”

  霍明明不懂古代行礼,学着电视剧里的大侠那样抱拳道:“从此山高水长,后会有期了!”说完翻身上马,扬鞭而去,动作干净利落。

  陈泽呆呆的站在原地,眼里一片落寞。

  聂冬一连走了两天,由于还未出易阳郡内所以并未遇到什么流民,倒是有些沿路的商贩希望与他们随行。

  小民擅用官道是要被抓进官府挨板子的。这是聂冬穿来后才了解的事,官道修来就是给官老爷都有功名的人走的,其他人能走的要么是村里自己修的路,要么就是那些林间小路了,可无论哪一条都没有官道走的舒服、安全。

  对于博陵侯来说,带几个商贩同行不过举手之劳,更何况这些走南闯北的商贩通常都是消息灵通人士。聂冬悄悄掀起车帘,低声道:“陈福,你去问问那些人可有从吴国来的?若有,定要仔细问清楚他们路上的所见所闻。”

  “是!”

  陈福领命而去。

  第五十九章 匪徒

  陈福虽才二十五,看起来却有些显老相,给别人一股老实诚恳的错觉。他走路时也不像秦苍高安那样姿势挺拔有力,他总喜欢含着一点腰,眼睛微弯,带着一种和善的笑意,就像村子里特别招小孩子喜欢的傻大个。

  他也不像其他侍卫那般随身佩刀,此刻一身简单的布衣,步伐轻松的向那些商贩走去。商贩们见到官老爷来了,连忙将身上的行囊放下,磕头行礼。陈福将年长的那位扶起:“老丈无须多礼。”

  那老者从袖里掏出一锭银子:“小人们感激官爷们一路的照顾,这些表礼不成敬意。”

  陈福大方收下,扶着老者一道坐在牛车上拉家常。

  “听老丈的口音像是本地人?”

  “是啊。”老者捋着胡须微微点头。

  “这是要去哪里行商呢?”陈福道,“现在这世道可不太平啊。”

  “官爷说的是吴国的战事吧。”老者叹了一声,“老小儿今年六十有三了,现在还记得十几年前的那场面,兵荒马乱的,俺们村里死了不少人,老小儿命大活到了现在。哎……这才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啊,又起了战事。”

  “老丈为何不留在家里,您冒着花甲之年还要出来闯荡?”

  老者道:“不瞒官爷,老小儿这一生有六子四女,几个孩子死的死,散的散,到如今只有一幼子相伴,年仅十岁,正在官学念书。老小儿也不知自己还能活几年,现在不给他积攒些家业,真是到死都闭不上眼咯。”

  前朝之乱的阴影还未散去,本朝虽已休养生息十几年,但百姓们并未恢复元气。

  “富贵险中求,如今吴国正乱着,老小儿自是不会去吴地,但与吴国相邻的庞县倒还算安全,听说那里急缺一些货物,所以老小儿这便随着几个掌柜们一同前去看看。敢问官爷一句,这些粮草可都是要送往吴地?”

  “正是。”陈福道,“这都是博陵士人及百姓乐捐来的,望能一解吴国之忧吧。”

  老者一听他们是博陵来的,立刻道:“博陵的官儿都是好官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