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1 / 2)





  陈功曹又道:“可吴国如今的情况,若博陵诸人只是转运粮草,可否会寒了咱们这位老邻居的心。大郎所忧也有道理,既然这样,不如只乐捐粮食如何,全部充作军需一并运往吴国。”

  “这倒是可以。”张义鸿看向霍文钟,“大郎觉得呢?”

  “如今府里有多少粮食?”霍文钟问。

  陈功曹道:“我刚从太仓那边来,由于刚过春耕,县里留下的粮食并不多,去又有好几处遭了灾都是从咱们博陵拿的粮食出去的。加上今天刚运来的这些,勉强才六千石,其中还有不少陈米。”

  所谓六千石,并非就是运往吴国的粮草数量,这其中要刨开路上的损耗,以及运粮官门还有牲畜所食的,还要去掉不能吃的已经发霉的粮食,真正能到达吴国的粮草若还剩七成,便是非常难得。

  “下一批粮食什么时候运来咱们也不知道……”毕竟虽然皇上下旨要给吴国援助,可到底没有说明要给多少粮草,只是让易州各县尽力而行。

  皇上,终究还是在提防诸侯王啊。更何况,大家都知道吴王和博陵侯交好,偏偏吴王在抗击北疆的时候,皇上下旨训斥将要配合粮草转运一事的博陵侯,这其中难道就没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思?

  众人拿不准主意,谁也不想当出头鸟,左右粮食运到就行了,能拖延几日是几日,先看看其他人意思再说。

  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霍文钟非常明白,可他爹在晕倒之前就一直关心吴国之事,若是办不好,霍文钟觉得自己也没有脸在去见他爹了。

  “依照在赵县定下的规矩,凡是乐捐的人家府前都挂上乐善好施的牌子。”这也是为了防止二次征收,霍文钟继续道,“衙役们不许扰民,不许逼迫,若有人敢中饱私囊,立斩不赦!”

  陈功曹恭敬应下,又问这些乐捐来的粮食是否要单独用一个库房。谁料张义鸿突然道:“那五处库房已经作各县粮草储备之用,已经报给了郡守大人,县内乐捐来的粮食不能放在那里!”一处粮草做一处粮草的用途,上面已经写明了各县粮食安排在何处粮仓,不能随意混淆,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私吞粮草,以及为了方便追查粮草的来历。一旦某县粮草出了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这些粮草当初是放置在哪里的哪一个粮仓。

  “这……”陈功曹有些为难,“县内只有五处粮仓空置……”

  张义鸿想了一会儿,突然道:“我记得侯府好像有,额……”说到此处,他也觉得有些不太合适,侯府的粮仓是私用的,这些乐捐的粮食放在那里似乎不太好。

  霍文钟却道:“那便将那处仓库直接充公,算作是府衙的,我去将文书拿来画押交接便是。”

  “大郎如此深明大义,实在是吾等楷模。”陈功曹深鞠一躬。

  霍文钟没有心情享受夸奖,他只盼着皇上能看见博陵侯府所做的这些事,不要在责怪博陵侯擅离封地了。

  赶在宵禁前,霍文钟又回到侯府里。来不及换官服,直接奔向了老侯爷的卧房。却被秦苍挡在了门外:“太医正在施针,这会儿大郎可不能进去,太医说了,老侯爷先在不能见风。”

  霍文钟忧心忡忡的向里望去,在门外站了一刻钟,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走之前又对秦苍道:“父亲有什么消息,一定要尽快告诉我。”

  “大郎放心,薛太医医术高超,老侯爷一定会没事的。”

  这样坚定的语气,到让霍文钟安心不少。

  屋里,薛太医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聂冬正在用晚膳,吃的正开心,还抽了空对薛太医道:“你不用一起一点?”

  薛太医赶紧摆摆手:“老侯爷您慢些吃,下官现在还不饿。”

  聂冬也顾不得许多,这食盒里的饭还是薛太医的,毕竟老侯爷都晕倒了自然是暂时不用吃饭的,送来的也只是薛太医吃的。

  哎,老年人吃的就是清淡啊,薛太医又是讲究养身的,聂冬看着眼前的这些小青菜,悲愤的夹起塞进口里——等哥把细作给抓出来,就不用在受这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