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章





  他这才想起来,忙回去将她拖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新年了总是懒洋洋的,嘿嘿。

  54

  54、第 54 章 ...

  喜妹路上碰到薛宝峰,跟他说已经找到唐薇不必着急。薛宝峰看她脸色苍白,像是得了急病的样子,吓得忙扶住她也顾不得去找唐薇便往喜妹家去,又打发找过来的小厮去请吴郎中。

  待吴郎中上门帮她诊了脉,将喜妹吓了一跳,她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谢婆子一听乐得笑开了花。吴郎中却面色凝重,捋髯沉吟道:“谢娘子平日不注意,习惯了干沉活,胎气有些弱,想是方才做了什么,动了胎气。”

  大家顿时着急起来,孟婆子埋怨孟永良怎么还让喜妹做重活儿,谢婆子更是埋怨了一圈人,又想让谢大哥赶紧去把谢重阳找回来。

  喜妹见他们比她还乱忙制止道:“娘,没那么严重,后面好好养着就是了。”

  谢婆子又请吴郎中给开个好方子将养将养,大家又请他铺子里说话,开方子。吴郎中里里外外叮嘱了一番,薛宝峰立刻让小厮去抓药。

  等药熬上的时候,韩知鱼和唐薇两人一前一后到来,听说喜妹有了身子又动了胎气,两人俱是一阵内疚。韩知鱼进屋跟喜妹说了两句话,看她神色有点疲惫便让唐薇他们也别打扰她。

  唐薇讥讽道:“哟,韩大少爷也有体谅人的时候呢。”

  韩知鱼道:“你这样的母大虫自然不必体谅。”说着告辞,跟找来的小白小黑会合,又打发人送来很多补品和养胎良药。

  喜妹睡着了,孟婆子帮她接待了小白,又让他们别破费。小白笑道:“孟大娘,没啥,少爷屋里现成的。”

  孟婆子又连声道喜。夜里周管家陪着唐景椿几个亲自来道谢致歉,顺便道别,不想让喜妹劳神,几人略坐坐便告辞。

  这下子谢婆子也顾不得再和孟婆子计较什么,一心在喜妹的肚子上,生怕她胎气不稳,又寻思着煲什么汤。孟婆子看她那般兴奋,不禁有点低落,想着自己儿子的事情,暗自决定还是早点给他定了,免得节外生枝。

  连着两三天喜妹除了方便都不允许下炕,就连吃饭谢婆子都给她送上炕,弄得喜妹非常过意不去。别家都是媳妇伺候婆婆,就算怀着孩子还要下地干活,自己这会儿饭也不用做,还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之前对谢婆子的一点不满,又一下子被她的细心照顾冲散了。

  谢婆子虽然不够温柔,甚至有时候会恶声恶气,可刀子嘴豆腐心,喜妹也感激她。

  几日后谢重阳和孙秀财跟那边掌柜谈妥了合作内容一同回转,孙秀财去铺子看看,谢重阳找了个借口绕进小巷子直接回家。

  一进门他见喜妹在院子里要洗衣服,母亲正一把抢过去让她呆着休息,他愣得没敢往前走,躲在影壁那里又看了看,听喜妹笑道:“娘,我哪里那么娇气呀,还是我自己洗吧。”

  谢婆子把衣服扔进盆子里,扬声道:“那可不行,怎么能累着我孙子?”

  喜妹抢不过便道:“我出去看看小九哥该回来了。”

  谢婆子忙拦住她,“哎呀,快呆着吧,出去一个崴了脚闪了腰,我孙子又跟着受罪。”

  谢重阳呆了呆才回过味来,胸臆间霎时盈满喜悦,忙闪身冲了过去。

  看谢重阳一溜烟跑过来,谢婆子和喜妹都瞪大了眼睛,平日里见到的谢重阳都安安静静稳重文气,就算在大家公子里也不会被人说浮躁,可现在——这个笑得灿烂飞一样冲过来的是他

  两人俱有点眼花。

  喜妹抿了唇笑,谢婆子还怕他不知道轻重撞了喜妹,斥责道:“你媳妇如今可是有身子的人了。”

  谢重阳匆忙给母亲见礼,然后握着喜妹的手去往屋里去。喜妹帮他把包袱放在炕上收拾一下,又问他一路可顺利。

  谢重阳却瞅着她笑,什么也不说。

  喜妹脸红起来,嗔了他一眼,“聪明的小九哥变呆鸟了。”

  谢重阳轻轻地抚摸她平坦的小腹,柔声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曾想连孩子都想爹了。”

  喜妹扑哧笑道:“快别肉麻了。出去跟大家说说话吧。”拉着他出去跟孟婆子等人打招呼。

  他们此次去夹沟镇商谈很顺利,与那边的邱老板合作,谢重阳观察了那边的情形与邱老板铺子的实力,临时改为让他做货栈转运点,喜妹他们只要拿份子钱就好。虽然他没回来商量,可让染坊获利更大,大家反而更开心。

  孟永良笑道:“如今朝廷放松了商禁,若是子炎做了官,可少了一个未来大商家呢。”

  谢重阳笑了笑,温柔地看着喜妹,“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纵观史册,功成名就却不知激流勇退的,没几个好下场。爬得再高,到最后也希望有个温暖的家,夫妻和顺,父母康健,子女成群罢了。我们能保衣食无忧,生活安乐,我可没什么不满足的。”

  谢婆子不满道:“九儿,怎么还没做官,就说丧气话?就算回来的,人家也是做过了。你还没干啥呢。”

  喜妹也笑道:“是啊,你不是说现在朝廷清明吗,没什么好怕的。反正咱年轻,想干啥就去做,不行了再回来。”

  夜里等大家都散了各自回房,谢重阳握着喜妹的手一步步走得稳当当的,生怕她跌倒。白日听母亲说喜妹动胎气的事情他便很紧张,强自将那份心疼压下去,这会儿便怎么都掩饰不住。

  弯月西悬,虽瘦却亮,映着天空流云份外美丽,风声靖靖,温柔清凉。

  两人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夜色,谢重阳揽着她道:“夜凉了,我们进屋吧。”

  喜妹看他这般小心翼翼,笑道:“我已经无事啦,小九哥莫要紧张。”

  小别胜新婚,虽无鱼水之欢,却有思慕之情。两人躺在被窝里,一问一答,絮絮叨叨直到星星都睡去喜妹才睡着。谢重阳又仔细地帮她盖严了被子却怎么都睡不着,听着她均匀的呼吸笑一会,呆一会,不知不觉睡过去。

  谢重阳生日这天,县里喜报传来,竟是院试第二名,差役们顺便还带来诸多考试轶闻。听说原本唐大人想录谢重阳为院案首,可后来觉得虽然投自己的脾气,看文章是重情义之人,但是于大事处又冲劲不足,有一种未出仕便想隐世的意思,他特意将自己中意的两份卷子着人三百里加急给各处巡视的柳大人看了,柳大人亲自点了那位十一岁的少年案首,谢重阳便居第二。听说柳大人当时跟旁随之人说了句“贤夫当顾家,贤才当入仕,贤夫与贤才,两者实不可兼得,纵有才情,即便可中举,只怕中进士又难。”

  而韩知鱼得了个最末名,唐大人给的批语是“若点他中,定多有不服者,可不点他中,着实亏他。纵不是优才,却也是歪才,怎么都是才,点了且看后劲。”

  谢重阳本不是争强好胜之人,对于大人的评价并无任何异议,反而感激他点中自己心境,又感念如今世道清明,有这样的伯乐朝廷定会选拨更多的人才。

  因韩知鱼一并中了,谢家也不再有顾虑,先去祭拜祖宗又摆了几桌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一番。韩太太感激谢重阳对韩知鱼的帮助,让儿子带了人亲自送了厚礼,又说请谢家小四也入家塾读书,大家好有个照应。谢重阳本有意让弟弟来镇上去社学跟着张先生读书,被韩太太这一说,他又不知道如何拒绝。

  喜妹便跟韩知鱼商量,王先生自然学识更高,他们也想让谢远去读书,但是不想白白受好处,愿意自己交学费。

  韩知鱼极是不耐,“若是怕被这点人情压死,就送先生束脩即可,真是啰嗦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