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顾毓铮一手拄着下巴想:这萧索的背影,为什么看起来显得有点委屈呢?

  得了,别想了,都乖乖回去吃饭吧。

  晚饭时间,顾毓铮将下午听到的消息和耿霜泠说了,秦振国与赵静云对原因也有些好奇,耿霜泠就带着女儿去娘家问情况。

  到耿家的时候,家里人也正在为这个事争执,刘亚男将耿霜泠拉到一边小声将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耿家的小吃摊摆了一个多星期,摊子离家近,生意好,左邻右舍的都看见了,因着耿家人平时人缘好,这次也是起早摸黑赚的辛苦钱,说酸话的人倒是没怎么听见,但羡慕的人肯定还是不少的,有些人就动了心思。

  两天前,四合院后面的王家婶子也开始摆小吃摊了,卖的是和他们家一样的东西,位置还就在他们家摊子对面。

  如果单是这样也就算了,大家公平竞争,靠着烧东西的手艺赚钱。可王婶子心眼子多,螺蛳和茶叶蛋,每样都比他们家便宜了一分钱。

  哇塞,这都搞上价格战了啊。顾毓铮心里赞叹。恶性竞争,古来有之,王婶子真舍得下血本。

  现在又不是后世那种一元钱掉地上都懒得捡的时代,一分钱还是有点用的。茶叶蛋和炒螺蛳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手艺差距也不太明显,那生意肯定是被抢了。

  堵到耿家生意做不下去,她的摊子在这条街上可不就独一份了么。

  “那你们就不想点办法?”耿霜泠觉得可惜。难得给家里多找点进项,就这么收手不甘心啊。

  刘亚男说:“我也觉得可惜啊,这才多少天,我们和老五两家各分了30多块呢。”

  她叹了口气,又说:“算了,收就收了吧,咱妈说了,王婶子这么做虽说不地道,也是没办法。她家负担重,我们家赚这钱是锦上添花,她们家是解决生活问题,不让我们和她争。”

  耿霜泠沉默了,这确实是自家老娘会做的事。

  说起王婶子,她家3个儿子,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早产,生下来好容易养活了,到了六七岁上却发现大脑发育有问题。两人现在长到20来岁了,智商却停留在6岁孩子的程度。她家老伴去的早,家里就全靠大儿子一个人撑着。

  组织上看他们家困难,特殊照顾,给两小儿子安排了在家糊纸盒子的工作。可那两大孩子能顶多少用,家里日子过得很是勉强。

  顾毓铮心里也戚戚焉。

  眼红抢生意搞低价竞争这样的事在她眼里稀松平常,在八十年代初的其他人看来却还是被人瞧不起的,等于是从别人饭碗里抢食啊。

  古人云“仓禀实而知廉耻”,王家阿婆能不顾老邻居的情面做这事,也是被生活所迫。现在自家日子过得去,以自家外婆的性子就绝对不会和她争。

  屋子里,五舅妈还在和外婆拉扯:“妈,你怎么能说收就收了呢!大家赚钱各凭本事,她们家来抢生意我们都不说什么了,现在还搞这一套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我们家这么多人还怕了不成,去她们家闹去,非要他们把摊子收了不可。”

  耿外婆听着儿媳妇吵嚷,心里膈应,面上又不好表露出来。毕竟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话说重了怕是又起风波,只是轻飘飘来一句:“我们什么人家,去他们家闹,你不嫌丢人啊?”

  五舅妈被噎了一下,也是,脸皮她也是看得很重的,过去闹腾,传出去说他们欺负老弱病残是不好听。

  她想了想又有了主意:“那我们就不闹,我们也把价格降下来,比他们还低,看是他们亏得起还是我们亏得起,非把他们挤兑走了不可。”

  耿外婆摇摇头,这个儿媳妇就是让她看不上。

  她抬眼看看了周围其他子女,放大了音量开口:“你们都给我听好了,眼皮子不要太浅。想赚钱我不拦着,自己想办法去。钱是赚不完的,非在这小吃摊子上死磕能有什么前途?”

  在场众人连忙应了,五舅妈还想说点什么,三舅一瞪眼,喊了声:“老五。”

  五舅赶紧一把将五舅妈拉了回来,小声说了句“安生点吧。”就把人扯回屋了。

  小吃摊的事与其他人没什么关系,现在意见最大的五舅妈走人了,大家也就都散了。

  刘亚男与耿霜泠继续小声说话:“收了也好,虽说这钱看着眼热,不过这段时间征裕起早摸黑的确实辛苦,白天还要上班,晚上因为我怀孕又睡不好,还是以后再说吧。”

  老婆这么体贴自己,耿征裕心里得意,嘴上也应道:“是啊,先休息休息。妈说得没错,眼光不能死磕在一小摊子上。我想好了,先多观察观察,好好找一门长远的活计去学习,自己学好本事还怕以后赚不来钱?”

  顾毓铮深有感触地点点头。

  绕了一圈,小吃摊子是收了,除了两家分的那30来块钱,也不算全无收货,起码思路是打开了。

  赚钱这回事,除了运气,剩下的就是看掌握的技艺和人的品性。小舅和小舅妈能有这觉悟,只要不遇上什么天灾**,总有成事的时候。

  耿霜泠跟着小舅夫妻去一边聊天了,家里的孩子们看大人们商量完事了,就一个个蹿了出来找顾毓铮玩。

  因为天热不愿意出来,顾毓铮好几天没见表哥表姐了,见了几人便聚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话。没说几句,耿涛忽然说:“我觉得赚钱没意思。”

  “不会啊,我觉得赚钱满好啊,钱多了可以买肉吃,还可以买好多好多东西。”耿姿觉得耿涛是被热糊涂了,竟然会觉得赚钱不好?要是赚钱不好,大人们为什么还要天天上班啊。

  “我不是说钱不好,我是说赚钱。哎呀,和你说不清楚。”

  “为什么说不清楚?”耿姿与四舅家的耿尧面面相觑,“说不清楚就慢慢说嘛。”

  耿涛说:“我觉得吧,钱是满好,赚钱就没那么好了。辛苦不说,还要和人争来争去,又累又烦。”

  顾毓铮无语,这话说了等于白说,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不付出努力,哪来的房子住,哪来的肉肉吃?

  弟弟妹妹不接腔,耿涛也无所谓,自顾自继续说:“我觉得奶奶的摊子收得挺好的。家里又不缺吃喝,弄得五叔叔和小叔叔那么累,五舅妈还要不高兴,人家要抢生意,就给人家好了嘛。”

  那是因为你爸妈供你吃喝了……

  顾毓铮倒是没想到,自家表哥还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潜质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家里长辈经常忆苦思甜,让他觉得现在这样能吃饱穿暖的日子就足够了,所以缺少了对物质的追求?不至于啊。

  顾毓铮觉得自己看不懂这个表哥了,想想前世,耿涛是怎么样来着?

  恩,考大学,报的金融相关的专业?对!是这个。

  当初耿涛高考的时候,正是商贸金融等经济学相关专业被引进国内的时候,势头正好。

  三舅又是银行工作的,想着自己在这方面也有点人脉,将来毕业好安排工作,就帮他填了这个志愿。当时两父子还为这事闹得很不愉快,至于毕业以后的发展,她就不是很清楚了,所以,根源其实是在这里?耿涛不像是个清心寡欲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