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他们住的城市是有这些,可他们住的房子里没有啊,都是职工楼,谁有功夫养那些活物,就是外边居民有人家养了,他们过去的时候也得拿笼子给关起来啊。

  陪玩的任务顺利交接给了耿涛,时间重新充裕起来,顾毓铮只需偶尔兴致来了参与下大家的游戏就可以,她总算是解脱了,话说回来,不缠着她的孩子们,还是很可爱的嘛。

  友谊就这么在一日复一日中慢慢加深,都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当顾毓铮真的加入到他们中间,原先因为悬殊的心理年龄差异所造成的沟壑不知不觉就被填上了,她也渐渐开始享受这种无忧无虑的孩童生活。

  就在她沉浸在这充实快乐的生活中时,耿霜泠终于收到了来自顾父顾勇军的电报。

  按往常,信件寄往甘肃路上要跑上一个礼拜,再加上中间拉拉杂杂的程序,等收到回信大概要二十天,可这回足足晚了这么久,耿霜泠心里早就犯嘀咕了。

  这年头的平邮偶尔丢个件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早知道就多花点钱寄挂号了。

  好在终于有了消息,这心也就放下了。

  电报有字数限制,顾勇军寥寥数语,大致意思就是自己前段时间出任务了,刚回来,信上说的事情知道了,近日有个同乡战友要回去,回信和东西会让他转交。

  于是三天后,耿霜泠在单位门口就见到了一位风尘仆仆的汉子。

  汉子精神有些萎靡,旁边堆着小山似的行李,顾毓铮见到的时候,都想不明白他是怎么把那么多东西千里迢迢带回来的。

  真的是千里迢迢啊,这时候的绿皮火车坐一趟都是遭罪,更何况是从甘肃到江浙,中间还要倒上几次汽车,这位叔叔牛!

  这位战友叫张志强,前几年顾勇军回家探亲的时候,耿霜泠是见过的,同是于水市人,不过是很偏僻的山沟里的,看这天时今天是赶不回去了。

  顾勇军特意交代过的战友,就算没有帮自家带东西带信件,那也是要好好招待的,耿霜泠赶紧请假先把人安顿了再说。

  面对耿霜泠的热情,张志强就显得没那么大方了,他支支吾吾地犹豫了半响,最后饭也不吃了,让耿霜泠看了信再说。

  见他这个样子,耿霜泠就没再客气,她本来就也想早点看看丈夫到底说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有没有觉得如果单纯看家,养鹅比养狗狗好?

  鹅也很聪明的<( ̄︶ ̄)>

  作为大吃货来说,还有鹅蛋吃,好实惠2333

  昨天发现文下一群三观正直的小天使,好开心

  对自己三观有怀疑的妹子快点来,

  说出你的故事。

  爱你们( ̄3 ̄)╭~

  ☆、第18章 交托

  信纸厚厚一叠,顾毓铮趴一边一起看。

  顾勇军说不来甜言蜜语,写的信也没什么文采,就是干巴巴的叙事,可就是这干巴巴的文字里,透出的才是一个男人最朴实的内心。

  开头几句,先是一句话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然后再一句话表述自己在部队一切安好,勿挂念。

  接着是看到女儿的来信觉得百感交集。自己不在身边,老婆辛苦了,把女儿教得很好,对于女儿能够在表舅夫妻门下学习,他十分高兴,也感念岳父岳母以及家里几个舅哥对自家的帮衬。

  耿霜泠心里点点头,知道咱娘家好,就是个拎得清的。丈夫在外也不容易,虽说有部队上的照顾,自己总归没有亲眼见着,要是能请到假去探亲就好了。

  顾毓铮心里也酸意翻涌,父亲远在西北,女儿出生到现在没见上几次,但他对女儿的关心与挂念与别人家的父亲并无二致。

  再往下看,说的是这次去新疆执行一个临时任务,在当地结识了新的战友,中间出来逛街的时候碰到有维族人在卖玉石。

  当地的乡亲日子过得苦,这位维族人的父辈以前干的是在河里淘玉石的活计的,后来天下乱了,玉石没人买了,就自己收藏着,如今家人生了病,就想换点钱。

  可是这个时候的人,愁的都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谁会买个石头疙瘩啊,顾勇军看对方实在可怜,一时就起了恻隐之心,把对方家人送去医院安顿了,对方就硬是把那块玉石塞给他。他想还来着,还是那当地的战友劝他,玉石现在不值钱,他给人家出钱又出力了,收下这东西对方才能安心。

  顾勇军想想他和耿霜泠结婚几年,当初岳家就没收彩礼,后来自己在部队上的积蓄也大多寄给了自己母亲,耿霜泠一个人在家操持都没人搭把手,自己这么多年也没给她什么礼物,自己对爱人实在算不上好,于是就收下,让张志强给带回来了。

  耿霜泠心里甜滋滋的,拿着玉就舍不得放手。

  如果以行家的眼光看,这块玉是用上好的和田玉打磨而成。没有做任何雕饰,只在顶部钻了个洞以做挂饰,有一种质朴的美。

  不过再好的美玉在这个时候也只能蒙尘。

  也就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年,大城市还有识货也能出得起钱的人,放在新疆那穷地方,要是错过了零星几个来收购的广东商人,就再没什么用了。至于当地收购站给的价格,还是不要提了。

  顾毓铮看着这玉,小心思又飞快动了起来。

  “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解释有好多种,其中之一就是指玉石价格的不确定性。

  没人在意的时候,卖不来钱,有人喜欢的时候,多少天价都能开出来!

  现在这样的状态都是暂时的,等大家关注起来,玉石价格就会拔地而起了。

  但凡矿藏,都有资源枯竭的时候,记得自己穿回来的那些年,电视上的鉴宝节目流行,有专家介绍过,那时候的和田玉的价格那都是以克计价,而现在嘛,只要几十元就能买到顶级的和田玉籽料,而且还是以公斤计!

  三十年时间,价格的涨幅是上万倍!

  如果想要买,就要趁这两年,等到她长大了再去,价格高到天上去不说,好料也越来越难找了。

  华夏人爱玉,她也爱啊,想想那承载着千万载的温润与通透,她就郁闷自己现在还太小啊。

  有些人可能要说了,和田玉算什么,后世炒的最热的明明是翡翠!

  确实,翡翠在后世的热度比起和田玉确实名气大了不少,可人家顾毓铮就不买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