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节(1 / 2)





  如果只是耿霜泠的单人作坊,那2分钱确实不太好看,现在是打算扩大规模,东西做多了势必要送到城关镇以外的地方卖,那就肯定还要请人的,中间哪个不是钱?

  这里面的道道,她还要回去仔细想想。

  谈好了初步的合作计划,那店里的碎布料也就先放着了,天色也不早了,两人约好第二天下午再继续商谈具体细节。

  晚上回家,她伺候着闺女吃完饭,就开始干活,答应老阿姨的货必须先赶出来。

  配色、选款、剪裁、缝纫,一道道工序下来速度不快也不慢,刚缝完一个,把缝纫机上的线头剪断,眼一瞟,旁边又推来一小堆剪裁好的布料,她抬头一看,哈,自家闺女真是人小鬼大。

  原来是顾毓铮趁母亲缝纫的时候,先一步把合适的布料挑出来,按着耿霜泠的图纸给剪裁好,轻轻地推到母亲手边。

  耿霜泠一检查,别看女儿年纪小,这做的还真是有模有样,有了女儿的帮助,自己只需要不停踩缝纫机就行了,速度快了不是一点半点。

  能不快吗?流水线作业的优势就在于此啊。

  我家闺女棒棒哒!

  没多久,活就干完了,耿霜泠收拾东西接着琢磨合作的事。

  转天一大早,耿霜泠把做好的30个头花给老阿姨送去,因为是周日,学校里是没人的,老阿姨就把摊子摆在了自家门口,离得也不远,就在学校边上。

  这次也不说什么寄卖了,老阿姨直接以1毛6分的价格结清,还一个劲表示下次要再多拿点。

  4块8毛钱到手,耿霜泠的心就更踏实了。

  摊主的态度积极,就说明东西确实受欢迎,既然这里受欢迎,那其他地方就也不会太差,这扩大规模的事就不是瞎想。

  她马不停蹄地又回了娘家征求意见。

  还正巧,到的时候家里人几乎都在,耿外婆、耿大舅、三舅、五舅和小舅还有从棋盘上被叫回来的耿外公一起去里屋开小会,顾毓铮作为随身的小尾巴也悄悄在角落占了个小板凳旁听。

  耿霜泠把事情一说,当然为了不让女儿挨训省略了顾毓铮在其中的作用,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哥哥们,等着他们的意见。

  还别说,这表情和小毓铮的如出一辙。

  屋里先是静默了半分钟,之后耿大舅第一个发言,表示自己不打算发表意见。

  总觉得这事没什么不对,但又说不上来会不会有不好的后果。经历的事情多了,更多是从政治上考虑,谁知道什么时候又变天呢?可要真是个好事,也不能阻了妹妹的路。

  三舅在银行工作,是当时少有的懂经济的人才,他给出支持的态度:“小妹这事,我觉得没问题,目前国家政策是鼓励个体工商业的,就算是雇人,只要雇佣的人员不超过八个就不算剥削。”

  五舅是普通工人,性格实在,关注点又不一样:“国家政策同意那就没问题,不过小妹,你那东西真那么好卖?别到时候做了一堆卖不出去啊。”

  “应该不会。”三舅解释,“摊主的感受是最直观的,现在老百姓在衣服饰品这一块和以前可不一样了,没见有些人天天啃着馒头过日子也要拿一个多月的工资去买衣服嘛?那是真舍得。”

  顿了顿,三舅又补充一句:“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大众的消费能力有增强趋势,这说明老百姓正在富裕起来,能买得起东西了,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做。”

  这话是最好的定心丸,耿霜泠被坚定了信心,“那我就先做着,我算过了,缝纫机都是现成的,不需要什么投入,就算做不成,好歹本钱亏不掉,最多是浪费点精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做生意最怕的,一是担心本钱,二是拉不下面子。

  五舅道:“既然这样,那这生意倒也做得,不过小妹,你做这事也别太声张,不管怎么样,你那工作可得保住了。”

  耿霜泠点点头,这话要听的。

  做生意赚得再多都是有风险的,单位里的工作不能丢,还要防着婆婆那边来闹事,闷声发财才是正理。好在不是自己出面卖,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耿外婆总结:“这事你要是决定了,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人的路都是自己脚走的,多注意着点,有事就说,咱们家里人总不会看着不管的。”

  外公捧着搪瓷缸子喝了几口茶,也不紧不慢地表态:“听你妈的,有了决定就好好干,有要帮忙的就找你这些哥哥们。”一如既往地心宽。

  小舅马上接话:“就是,小妹,有要帮忙的就说,对了,你是不是缺布?咱市的服装厂在下面县里,我记得我有个初中同学现在就在那工作,一会我就去车站,这布料的事你就不用愁了。”

  毓铮听得津津有味。

  自己都没出多少力,事情就谈得差不多了,果然,别管哪个时代,聪明人只要有人给递个梯子,他们就能上天。

  以后自己也别瞎折腾,关键时刻看着点就行了,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按当时的规定,企事业单位职工是不能申请个体户工商执照的,这里故事需要,作者模糊过去了。小天使们可以理解为女主妈妈将执照申请的事情挂在他人名下,或是直接架空掉。

  本文设定上是半架空23333

  ☆、第14章 新人

  布料的事暂时交给小舅耿征裕了,耿霜泠顺势就提出想再找个帮手的事。

  自己白天要上班,真要找那裁缝一起做的话,放她一个人总有点不太放心,再来个靠得住的帮手就好了。

  要求也不高,人老实勤快、手脚利索的,在一边帮忙裁布料就行。来了以后工资多少说不好,包吃住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自己每天晚上选好材料订好款式,新来的负责剪裁与组装,裁缝王桂香就负责缝纫,分工明确,能够加快速度又能互相监督。

  这事不难,耿外婆直接指派三儿子:“一会你就骑车载我去乡下找你舅舅,他那边准有人选。”

  事情安排妥当了,耿霜泠心里高兴,又问嫂子们是不是有兴趣参一脚,赚点零花钱。

  小舅快人快语:“你就算了吧,这事可能性不大,她们一个个的,不是忙得没时间就是没兴趣,就说我家那个,拿枪是顺溜,拿针,那得在手上扎多少个窟窿啊。”

  这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小舅妈是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女儿,自己也是个派出所的民警,性格豪爽,最不耐烦的就是女儿家的玩意了。

  “再说了,真要有谁有想法,晚上回屋再单独和老婆讨论,现在人多嘴杂的,容易出麻烦。你就说是别人托你做的。”

  话里意有所指,大家一齐往五舅瞟去,五舅臊得脸刷一下就红了,小声嚷嚷着保证:“看我做什么,我知道我家那个什么德行,我不会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