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节(1 / 2)





  陈太初垂目看了九娘一眼,修长的手指从她如玉的掌心拈起一颗糖,放入口中。想起她小时候直接将糖塞到自己口中的事,刚刚碰到她掌心的手指尖就麻了,耳朵根也有点发烫。

  九娘也想起幼时对陈太初说过刚才那番哄孩子的差不多的话,还曾经想用两块糖算两文钱,却被陈太初吃了糖,还没少算馄饨钱。不由得笑着将手里的糖放回荷包。

  魏氏笑着将她们几个带进福田院,哈,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小时候从来不爱吃糖啊。

  作者有话要说:  题外话:

  六十五章里牵涉到的一些地点解释一下:

  宁江州:古地名,现在的吉林扶余县。北宋期间,属于辽国东京道行政区域。辽国的行政区域名字听起来都很高大上:东京道、上京道......每一个各国并立的时代,都是很精彩的。宋、辽、西夏、金、大理、吐蕃,在那个时代都进行过多次的战争。参考书籍是谭其骧老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套装八册。

  秦凤路:北宋二十三路之一,如今的甘肃等地。兰州有不短的时间是属于西夏。西夏李元昊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其实西夏王族不姓李,姓拓跋。嗯嗯,拓跋是党项族贵族的姓氏,李元昊同学也是一战争狂人,小动作很多。秦凤路和永兴军路都和西夏接壤,是宋夏战争的主要战场。宋神宗的时候曾经五次伐夏,呵呵。花了好多好多钱啊。本文目前夏乾帝的原型就是李元昊的儿子,李谅祚。

  然后附带说一个大理。熟悉金庸《天龙八部》的天使,都知道大理段氏。镇南王段正淳历史上真有其人,但并不是个花心大萝卜,爱一个睡一个就生下一个女儿。(泪目)在段家的大理王朝历史上,有位高升泰相国,自立为王了。《天龙八部》中的鄯阐侯高升泰就是他。但是他并不如小说中写的那样是个贤臣,而是一个权臣。“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鄯阐侯高升泰为君。”见《滇史》。高王爷临死前一看,段家还有势力,就让儿子把政权归还给段正淳。段正淳是个好皇帝,段正淳的儿子段和誉,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也是个好皇帝。不过这两位段王爷历史上也真的都出家了。幸好段家没后人人告金庸诽谤罪。段正淳王爷有点冤枉。

  现在武侠小说的式微,也是潮流所趋。我很有武侠情结,发现不少老读者也有。这大概也是自己写陈青、赵栩、陈太初功夫好的原因吧。满足自己的各种小情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李白。

  第67章

  九娘她们几个跟着魏氏先在慈幼局和福田院走了一圈。两处倒都没有被淹,院子里积水也少。六娘很是佩服:“表叔母此处真是想得周到!我们沿途过来,几乎没有不被淹的人家!”

  魏氏笑着摇头说:“你可夸错人了,想得周到的是你家三房的表舅母,昔日的王夫人。”

  九娘低下身子,查看当年沿着院墙为了排水特地挖出的深沟。魏氏告诉她们:“我们这两处,已经是东城地势最高地方。加上这个落水沟,是平常人家的两倍宽,秋冬天扫落叶虽然吃力一些,可遇到涝灾,才知道好处。你们看这里的院落,中间特地铺高了,四周低矮。就不容易被淹。”

  福田院后院里,一个大夫带着背着药箱的药僮从屋里走了出来,笑着和魏氏打招呼:“昨夜才在相国寺见到魏娘子,现在又见到了。辛苦辛苦!”

  魏娘子也笑了:“林大夫安好。我们曹大娘可好一些了?昨夜雨大风急的,怕她一夜也没睡踏实。”

  曹大娘?!九娘眼眶一热就想要进去看上一看。

  林大夫看看魏氏后头,笑着说:“曹大娘啊,看见二郎,病就能好一半。再看看这些漂亮的小娘子,病就全好了。”

  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笑声:“林大夫你这靠嘴治病的本事越来越大了!背后编排我婆子!你羞也不羞?”

  众人一看,一个头发花白穿着粗布衣的老人家,五十多岁,拄着一根拐杖,两个七八岁的女孩儿扶着她走了出来,看来起来精神尚可。

  九娘赶紧上前去扶她:“婆婆小心。”

  曹大娘眯起眼看了看她:“这小娘子是从哪幅画儿上下来的?生得这么好看!魏娘子,可是你家的?”

  魏氏笑着说:“这是我家表侄女儿。今日她们三姐妹来帮忙的。”她倒想快点把小九娘变成她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