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二二章计划(1 / 2)





  杨谅高调的回归博得了大兴不少人的关注,其中不乏那些想要攀附之人,都开始借着这次西北大胜的名头,前去拜会了杨谅。

  一时间,杨谅在大兴的住处门庭若市,汉王俨然成了整个大兴城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再加上这一次杨坚对他的大肆奖赏,众人对杨谅的推崇热潮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比起杨谅,杨勇府上就门可罗雀。

  一想到那向来不用正眼看人的杨谅如今风光无限,杨勇内心的嫉妒和不满就越发厉害,向他当初也是万众关注的大隋太子,如今失了国储的位置,心爱的云昭训也死了,还不招杨坚待见,境遇之凄凉,是他叹多少声都无济于事的。

  正当杨勇伤怀之际,下人禀告说,萧玚求见。他颇为意外,虽然不想见,但还是命人将萧玚带了过来。

  “数月不见,萧公子可比之前看来气色好多了。”杨勇讥道。

  “殿下不比说这种酸话,我也是被禁足至今,好不容易才出来,第一个就来见殿下了。”

  杨勇却不信,道:“你那好姐姐舍得禁你的足?”

  “事关生死利益,她有什么做不出来?”萧玚冷笑道,“殿下是在烦汉王,还是愁太子?”

  杨勇见他明知故问,心里更是窝火,冷哼了一声,没有接茬。

  萧玚继续道:“我以为,殿下这样就很好。”

  杨勇扭头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听说了汉王凯旋而归的事,眼下整个大兴没有不想去攀附巴结的人,殿下看着这景象难免生气,实在是正常。我有看殿下还能冷静在府里待着,没去找那汉王的茬,其实是对的。”

  “别说是孤,就算是杨广那小子,此时此刻也不敢跟老五叫板。”虽说心里有气,可一想到杨广那比自己更难过的日子,杨勇反倒宽心了一些。

  “说起太子,我倒是有一计,不知殿下听不听?”

  “有话快说。”杨勇有些不耐烦。

  “太子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便是因为他能忍,殿下之所以失去太子之位,便是因为殿下不能忍。”

  杨勇一听萧玚这一夸一贬的话随即气得拍案道:“你这话说来什么意思?孤没时间听这种废话。”

  “我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明面上不能跟汉王有冲突,何不忍一忍?学着太子的样子,在暗处下手?”萧玚道。

  杨勇似是有些明白了萧玚的意思,提起精神问道:“你说孤应该怎么做?”

  “太子向来善于做表面功夫,拉拢人的手段也是一绝,正是如此,他才能够抓着先皇后,还笼络了诸如越公、张衡等一干朝廷干将能臣为他左右。殿下想一想,如今除了高仆射,朝中还有多少支持殿下的人?”

  杨勇眯起双眼仔细一想,点头道:“孤确实是失了人心。”

  “知道失了人心,赶紧抓回来,也为时未晚。”

  “你这话说得轻巧,如今正是汉王风光的时候,那些个势利眼不都上赶着巴结他吗?孤一个失势的废太子,谁会愿意跟孤结交?”杨勇心底终究是不甘的,可现实里两个强劲的对手让他的这种不甘化作了无奈和无力。

  “汉王是风光,可他向来桀骜不驯,待人接物不够圆滑,如果不是有陛下一直护着,他怕到底也只是个小小的藩王。这种人的身边,一般是不会有什么绝对忠心的手下的。”萧玚分析道,“虽说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想着巴结汉王,但他毕竟还只是个藩王,加上太子还在位,又不是个容易抓错处的人,陛下真想要扶持他,一来要顾及太子,二来还有那些坚持立嫡立长的大臣,高仆射不就一直主张让陛下复立殿下?殿下何必趁此机会,主动跟这班大臣结交,再去寻一寻那些对汉王不满的大臣,也算是一拍即合了。”

  杨勇仔细琢磨着这个计划,似乎确实有可行之处,他高兴道:“说的不错,这确实可以试一试。”

  “要说在大兴的时间,殿下可比太子、太子他们久得多,根基总是有的,只是殿下过去都没有注意,也没有好好去维护,此时去修补修补,应该不算晚。”萧玚说着又露难色,道,“不过……”

  杨勇急切问道:“不过什么?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要藏着掖着干什么?有话照实说。”

  “我是提殿下的家底担心。”

  这个实际的问题,确实有点棘手,杨勇脸上也涌起了阵阵愁云,道:“当初为了拉拢突利,孤可是掏了不少家底,谁想那不守承诺的突厥人居然拿了孤的钱不办事,如今人财两空,还真有些难办了。”